正文 第7章 企業管理的職能(1 / 1)

企業管理的職能是指企業在其經營管理活動中所具有的職責和功能。前麵所述企業管理的兩重性表明企業管理的基本職能,即由自然屬性決定的合理組織生產力的功能和由社會屬性決定的鞏固完善社會關係及其社會製度的功能。在具體的企業管理活動中,這兩種基本職能表現在許多方麵,因而就有許多具體的管理職能。管理學家對這些具體的管理職能的劃分,眾說紛紜,本書概括為五種具體職能。

1.計劃職能

所謂計劃,就是對未來的發展目標進行具體設計,製定長遠的發展藍圖、年度的發展計劃和日常工作安排,並用計劃指導工作,用計劃和實際進行對比檢查等。計劃工作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研究活動條件企業的業務活動是利用一定條件在一定環境中進行的,所以計劃時要研究企業的內部能力和外部環境。

製定業務決策活動條件的研究為業務決策提供了依據。決策是關係企業的經濟發展和經營目標以及其他手段的抉擇。正確的決策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活動,從而獲得良好的結果。錯誤的決策則會產生錯誤的行為,帶來嚴重後果。

編製行為計劃確定了未來的活動方向和目標以後,還要詳細分析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製定哪些具體要求。因此編製行動計劃實際上就是把決策目標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分解至企業的各個部門和環節,對每個部門、每個成員的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2.組織職能

所謂組織就是對各方麵的人和事進行有效的組合,使員工都為完成總體目標努力。組織職能包括: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建立生產機構與管理機構,並明確職責與權限;合理配備人員做到合適的人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即人盡其才;建立與健全管理製度科學地組織與推動整個係統的運轉。

充分發揮組織職能就是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要素、企業中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各個方麵合理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充分發揮各個部門、各個環節、每個員工的作用。所以,組織職能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

3.指揮職能

所謂指揮,就是領導者依據權威,用下達命令、指示等方式指使其下屬從事和完成某項任務。指揮隻是一種上級對下級的縱向管理關係,而橫向的同級關係不存在指揮職能。

指揮是管理者的基本職能它是同管理的全局性、整體性相關聯的。不進行指揮,則無法使眾多的分散的下屬人員步調一致地從事共同目標的活動。而要指揮就得靠下命令、發指示等強製措施來統一人們的行動,所以需要有權威。而權威除在形式上來自上級的委派、授權,基層的推薦、選舉外,最重要的還要管理者自身德才兼備,才能使下屬心悅誠服地聽從指揮。那種隻憑權力、強製服從的指揮,不算是好的指揮。

為了有效地指揮,保證管理係統政令暢通,必須貫徹統一指揮的原則,反對多頭指揮。統一指揮就是:無論對哪一件工作來說,一個下屬人員隻能接受一個領導的命令。否則,權力將受到損害,紀律受到破壞,秩序就要混亂。為此,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界限、指揮範圍,切忌越權指揮。

4.協調職能

所謂協調是指消除管理過程中各環節、各要素之間的不和諧狀態,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達到同步合發展的要求。

企業目標和計劃的實現是企業管理中的一項綜合性、複雜性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內外部環境和情況的變化,企業生產經營中各層次、各部門之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和問題。企業管理的協調職能就是管理者為了消除生產經營中的種種不平衡、不協調現象,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健康順利進行所作的調節、說服和幫助等的過程。如調節企業內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關係,調節生產經營過程中生產力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調節各部門、各層次、各方麵之間經濟利益的關係,調節生產和銷售之間的關係,調節企業內部與外部的關係等等。

5.控製職能

所謂控製是指按計劃力、事的過程中,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采取幹預措施,糾正偏差,確保原定目標和計劃按預期要求實現。企業管理控製職能包括兩個主要方麵:

對計劃執行的控製對計劃執行的控製就是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分析實際與計劃產生差異的原因,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控製以計劃為依據,計劃要靠控製來保證實現。

現場控製現場控製就是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各部門、各環節和每個人員的活動進行檢查與監督要求他們嚴格按標準辦事。

企業管理的上述各項職能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它們相互聯係、相互滲透、相互依賴、相互製約,缺一不可。通過計劃,使企業有具體行動的指南;通過組織,使企業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通過指揮,使企業運轉起來;通過協調,使企業和諧一致;通過控製,確保企業目標得以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