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剿滅這股頑匪,解放拿山,是部隊和新生政權麵臨的迫切任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打好這一仗,必須把匪敵的兵力及布防情況搞清楚。部隊和縣委經過慎重考慮和反複研究,決定派偵察隊長賀炳先深入匪巢,偵察敵情。賀炳先深知這次任務非同小可,隻身深入匪區,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為了消滅土匪,縱使是虎窩狼穴,也要闖一闖。
賀炳先一路走,一路吆喝:“賣香、賣燭、賣爆竹?
———”。吆喝聲引出了不少村民。突然一聲“站住”!
兩個身背長槍的男子從一棟屋裏竄出來,攔住了賀炳先:“什麼人?哪裏來的?”
賀炳先知道碰到了鄉保隊隊員,鎮定地答道:“做小賣生意的,從黃竹嶺來。”
“黃竹嶺?那不是已被共軍占領了嗎?你怎麼過來的?”
“共軍還能不讓老百姓做生意呀?”
一個鄉丁盯著賀炳先,陰陰地說:“你莫不是共軍的探子?”
“哈,老總真會說笑話,我這長年累月挑擔小賣的人會是共軍探子?”賀炳先笑著說。
鄉保隊員把賀炳先全身上下,擔裏擔外搜個遍,沒搜到什麼可疑的東西,又捏了捏賀炳先的手掌和肩膀,那上麵是一層厚厚的老繭,但是仍不肯罷休,盤問個沒停。正在此時,一個身著香雲紗衣服,手執蒲扇的中年男人,走上前來,仔細地打量著賀炳先,然後對鄉保隊隊員說:“這人好麵熟,啊,記起來了,年前,在煙閣圩上,我買過他幾掛爆竹,看來他做這生意有長年了。”
“王老板不會認錯人吧?”
“過了我的眼,錯不了。”
“那好,叫他快滾回去,不許再往前走了。出了事,你王老板有幾個腦袋?”
“那是,那是。”王老板連聲應諾。
賀炳先對觀看的村裏人說:“我今天出行不利,這擔香燭、爆竹打九折賣了算了。”
王老板拍著賀炳先的肩說:“這擔香燭我包了。千事萬事莫趕飯事,先吃了飯再說。”
賀炳先想了想說:“也好。”
王老板把賀炳先帶到不遠的一個名叫“益盛和”的雜貨店內,讓到裏間,關上門,邊倒茶邊問:“老大從縣裏來,走的什麼路呀?”
“砍柴的走柴路,燒炭的走炭路,我挑擔做買賣,走的是陽關大路。”
“走路要費鞋,小店備有草鞋,你買一雙吧。”王老板說著拿出一雙草鞋。
賀炳先眼睛一亮,忙接過鞋翻轉來一看,在每隻草鞋的五綹處各織進一條紅綢帶子。
這就是接頭的暗號,他緊握著王老板的手,輕聲說:“你就是老王同誌?”
老王說:“在路上,我就知道了你是我們的人。”賀炳先指了指鬥笠,原來鬥笠的夾層裏有一個用藍線結成的花型。兩人相視而笑。
賀炳先向老王傳達了部隊首長和縣委的指示,老王告訴他:“有個匪特連長名叫吳清雲,拿山地區人,對國民黨的慘敗、共產黨的勝利很為驚懼,是可爭取的對象,我已奉地下黨組織的指示與他有了接觸。他駐紮在不遠的一個山上,我店裏的夥計是他的親戚,這就約他到店裏來。”
傍晚時分,日頭落到山後去了,山林、村莊漸漸隱沒在暮色中。幾聲狗吠之後,一條身影進了老王的店。
來的果然是吳清雲,老王把他讓進裏間後,關上門。桌上已擺好了幾樣菜,吳清雲坐定後,端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