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劉彧殺了親兄劉子業,自己當了皇帝。權力更迭,引起了一片混亂。泰始二年,劉子勳在潯陽稱帝,進軍繁昌、銅陵,直逼劉或的國都建康。劉或調遣主力部隊前去討伐。
劉子勳派部將孫衝文鎮守赭圻,派劉胡鎮守鵲尾。劉或派龍驤將軍張興世率水軍沿江南下,攻占了兩座城鎮後,便在鵲尾受阻。
在兩軍對峙的形勢下,張興世主張用一支精幹部隊占據上遊要點,切斷劉子勳軍前後聯係,以尋找戰機,出奇製勝。而錢溪位於錢江上遊,地形險要,江麵水流湍急且有旋渦,來往船隻到此都要停泊,是劉子勳軍的咽喉要地。
於是,張興世決定從這裏突破。錢溪守軍劉胡的部隊力量不弱,張興世便決定智取。他派出幾隻船快速向上遊行駛,錢溪守軍發覺後正要采取行動,張興世的船隻卻馬上掉頭往回走了。一連數日,天天如此,錢溪守軍也就習以為常了。一天晚上,張興世率大批戰船,揚帆猛進,劉胡起初以為又是虛張聲勢,不加理會,後來聽說來的真是大批戰船,才派出一部分船隻,監視張興世的動向。第二天傍晚,張興世在景江浦停下來,劉胡的船也在對岸。晚上,張興世率全部戰船迅速地進入錢溪,劉胡派去監視的船隻一時弄不清敵人的目的,又不明白自方主將的意圖,眼睜睜看著張興世的戰船全部進入錢溪了。待到劉胡明白過來,再派船隊攻打時,張興世已經做好防守準備。劉胡的船隊慌忙中進入江中旋渦,擁擠不堪,行動緩慢,與陸上步兵又失去協同,終於大敗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