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日本人的遲到時間——要的是一顆敬業心(1 / 1)

成功是每時每刻的努力。

一分耕耘一分積累(隱性收益),但可能是零分收獲(顯性收益);三分耕耘三分積累,

但可能是零分收獲;

五分耕耘五分積累,

但可能是零分收獲;

七分耕耘七分積累,

但可能是零分收獲;

九分耕耘九分積累,

仍可能是零分收獲;

隻有十分耕耘十分積累,

才會贏得十分的收獲。

做事要養成百分百努力的習慣。

如果在九點上班的日本企業,下麵的哪一種情況不算遲到?

A.9:00 B.9:00~9:05 C.9:00~9:10 D.8:59在日本,大部分上班族都是非常敬業的。日本的石橋輪胎公司曾裁過這樣一名員工,他竟以自殺來表明對公司的熱愛。日本電視播放提神飲料的廣告詞是:“企業戰士諸君:閣下能奮戰24小時嗎?”並不是:“能奮戰8小時嗎?”

上班時間從九點到六點,那麼8點59分到公司,算不算遲到?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九點到達,當然不算遲到,可對日本企業的員工,即使提前5分鍾到達,已經算遲到了。這屬於“敬業精神”的遲到。日本的企業,九點鍾上班之前,當天的專業報紙已經閱讀完了,當天要做的工作已大致安排妥當了,而相關的辦公資料、文具等,早已備好。頭腦是以最新的資訊來展開這一天的工作。試想,提前5分鍾能做好這一切嗎?

曾經有位教授對畢業生說:“初進公司,前一年所領的薪水,絕大部分是托前輩打拚之福所累積的成果,要感謝前輩的積累,自己才得以有手上的這份工作機會,甚至還可領薪水。”在日本,越是笨小孩,或者菜鳥,越早到公司。通常早到1小時左右,都是正常的。畢竟自己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趁同事還沒上班之前,抓住時間,多看一些相關資料,多練習機器操作,多複習一下昨天的工作……近年來,常聽人們說“畢業等於失業”,其實事情並不是這樣。

如果真的想工作,應該事先好好研究進入的公司,而非漫無目的地四處任意投遞簡曆,糊塗的求職者,甚至在接到麵試的電話通知時,還想不起到底是哪一家公司?如此荒唐,找不到工作是自然的。經過事先的詳細調查,認為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時,如果願意開口:“前三個月試用期間,不要薪水,我努力做,公司再看看,三個月後如果覺得可以,薪水隨意。”如此拚命做三個月,每日早到晚走,用心工作,怎麼會找不到工作?

早到晚退,全力以赴,上班時跟著做,下班後自己偷著做。如果自己真的是如此的優良員工,認真工作三個月,屆時可能就不是“人求事”,而是“事求人”了。

日本明光商會創始人高木禮二社長說得好:“全‘命’以赴的話,不可能就會成為可能。”是的,全“命”以赴的話,自然就會有工作。

心得

拿破侖說:“如果你是弱者,你仍是你最大的敵人;如果你是勇者,你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富蘭克林?羅斯福夫人說:“低人一等的感覺源自內心而非他人。”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巴?辛格說:“如果你總是說事情會變糟,那結果往往如你所言。”

因此,一個即使實力遜色一點的人,也千萬別自卑,隻要記住下麵三點,你就能走上成功之路。

(1)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強的一項。比如,有人會寫,有人會算;在一些人看來是難題的,在他人眼中卻簡直容易到如同“小菜一碟”。總之,你一定要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別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不屬於自己,但是又要付出很多時間,甚至一生代價的“難事”。

(2)經得起別人的打擊。如果有一個考題,別人隻需花15分鍾,而你必須要用2個小時來完成時,別經不起別人的譏笑與打擊。隻要自己盡力而為,把事情做好了就是成功。

(3)別老跟自己身邊的人競爭,如果你周圍的人又高又大,跑得很快,而自己又小又矮,為什麼一定要跟他們比呢?知道自己在哪裏可以停止,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