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後記 向天而飛(2 / 3)

但夢裏,我總是夢到自己變成一隻白天鵝,展翅於藍天下。還有上中學時,曆史老師說過這樣一段在今人看來很普通的話,當時卻刺激了我:“性格是命運的一半,但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將來你們要是考上了大學,都是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我的功勞,因此,你們也別指望我教得多好。”

我知道自己是個很內向的人,說話聲音常常是低低的,低得隻有自己才聽得到。那時,我從來不會和老師交流,遇到問題也不會問老師,隻會用“鴨”眼向這個美麗的世界行注目禮。但我很想改變自己,讓自己這滴水不要在集體之外被過早地蒸發。在高考填報誌願時,我並沒有深思熟慮,就報了一個與自己性格一點也不符合的專業——公共關係與文秘。幸運的是,我總算考上了。但父母了解到,男生,尤其是像我這種性格內向的男生,學這樣的專業,工作不好找。畢業那年,殘酷的現實證明了人們的預言是對的,但我害怕和許多大學生一起失業。無奈,我選擇了一個冷門——去煤炭係統就業。

剛到那家單位時,我也熱情洋溢、友好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他們確實也熱情地接納了我,但我對這個單位真有點難以接受,因為在市場經濟下,它仍保留舊體製計劃經濟下的“大而全”的管理模式,而且在這麼一個地方工作幾乎就要呆一輩子。我那幾天晚上睡不著覺,始終在想:難道要安於現狀?難道要做這裏的大多數?有人說,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業,但為什麼就不能換做“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就業”?甚至是“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創業”!據說,最早的時候,鴨子本會飛,但它對寄人籬下的生活自我滿足,越吃越胖,而且不再練習飛翔,結果成了家禽,飛不上藍天了。

我又想到了《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對於她,我最欣賞的就是她是一個“有誌青年”,她曾在《臨江仙》中抒發了自己的不凡之誌: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

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她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

送我上青雲。

這首詞的意思是這樣的:白玉堂(富麗的廳堂,此處暗指賈府)前的春光懂得柳絮飛揚的誌向,讓春風把它吹得翩翩起舞。成群結隊的蜂蝶飛來飛去,使得春天更加繁華與美麗。麵對這大好春光,我(指寶釵)不禁問:柳絮啊,你可曾隨著春水流逝?但現在,何必飄落在散發著清香的塵土上?千絲萬縷地相連著,自始至終也沒有改變,柳絮到處飄著,不管是相聚還是分離。美好的春光啊,不要笑我原本就沒有根,請讓春風吹得更猛烈一點吧,讓它賦予我力量,並把我送到九天雲層。

也許我們曆來都譏諷寶釵是個野心家,最後還不是像無根的柳絮飄落泥塵一樣,被寶玉拋棄。但是她不甘寄人籬下,並有著自己的理想與追求,這是值得讚佩的。盡管她沒能像元春一樣,被選進宮中,成為貴妃,但也是一代脂粉英雄。其實,這就好比今天,一個人沒獲得成功一樣,隻要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努力了,我們就不應笑話他。我們喜歡曹操《觀蒼海》的豪情,他“歌以詠誌”;欣賞他煮酒論英雄的瀟灑舉止,他指著天上的龍狀雲柱,對劉備說,自己像矯健的蒼龍,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可他赤壁慘敗,最終也無一統天下,但他的大誌大勇是為今人所稱頌的。

是的,人貴有誌,即使真的就是一隻醜小鴨,隻要有著成為白天鵝飛上藍天的誌向,隻要為此努力了,就是好樣的。因此,我們首先應明確誌向,有位成功人說:過去不等於未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裏來,而是你要到哪裏去。

中國台灣作家林清玄出身於農民家庭,他的父親隻求兒子能像他一樣長得結結實實,靠自己的雙手在田裏刨食養活自己,並且還有能力把這麼一家老小養活,就是人間奇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