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滾滾,炮聲隆隆,華東野戰軍大舉南下,兵臨淮海,一場大戰打響了。戰役發起的第三天,何基灃、張克俠兩將軍,率國民黨第三綏靖區第59軍、第77軍三個半師2.3萬餘人,在戰場上起義了。

國民黨軍為什麼能夠在淮海戰役一開始就有如此之眾起義呢?這與我打入其內部的共產黨員積極工作,有密切關係。共產黨員李連城就是其中的一個。

李連城先後給何基灃當過衛士、特務連連長。

1938年7月,敵第179師駐河南信陽時,這個師的中共黨組織發展了不少黨員,李連城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0年年初,國民黨發動反共高潮,我黨派進第179師的幹部大部撤退。李連城是新黨員,除了何基灃師長知道外,沒有暴露過身份。因此,黨組織決定,李連城繼續留在該師工作,並從老河口派來新的負責人領導其秘密活動。這時,蔣介石派來大批特務爪牙,監視該師行動,中下級軍官也被換上了許多國民黨軍官學校出身的人。

1942年3月,一個陰雨天的晚上,何基灃師長突然把李連城叫到他的房裏,一進門,就讓李連城把門關上。李連城見他神色不對,心裏很奇怪:師長平素總是大大方方的,今晚為什麼這樣緊張?李連城坐下之後,他說:“壞事了!”隨即從抽屜內拿出一張紙遞給李連城,說:“你自己看看吧!”李連城接過來一看,大吃一驚。這是一份從五戰區轉來的何應欽的電報,內容是:

“查共產黨員李明運等,隱匿你部。”李明運是李連城當時的化名。看過電報,李連城沒有說什麼,隻是把目光投向他,等待他表明態度。他毫不猶豫地說:“事不宜遲,你趕快化裝一下,今晚就離開師部,去找新四軍。”

從此,李連城便離開了第179師,從湖北遠安來到新四軍第5師。

1945年秋,何基灃被任命為第77軍軍長,同時把他的第179師拆散,並入第132師。整編後,第77軍與第59軍一道,編成第三綏靖區,被調至徐州地區,轉到內戰前線。

“雜牌當頭陣”,這是蔣介石的老手法。這兩個軍開到徐州後,分布在西起微山湖,東到八義集的運河線上,企圖切斷新四軍南北聯係。第三綏靖區司令官馮治安的總部就設在徐州。

為了爭取這個部隊靠近我軍,至少讓他嚴守中立,新四軍第5師師長李先念派李連城去與何軍長聯係。

1945年10月,李連城化裝成一個國民黨中級軍官,乘火車經鄭州轉赴徐州。李連城順利地找到了第77軍軍部。何軍長坦率地表明,他看透了蔣介石,願意同新四軍加強聯係,並且歡迎共產黨派人來幫助。1947年冬天,他給李連城補了一個少校隨從副官的空缺。這時,他已經被免去了軍長的職務,調任綏靖區副司令官。從那以後,李連城名正言順地在他的司令部出出進進,無論他到哪裏開會或是到前方去指揮作戰,李連城都跟隨在他的身邊。李連城打著副司令官隨從副官的招牌,開始在過去相識的人員中聯絡感情,收集情報。

通過何基灃將軍的介紹,李連城認識了綏靖區副司令官兼徐州城防司令張克俠,並且從他那裏得到一份徐州城防要圖。李連城決定回軍區彙報工作,並聽取新的指示。

1948年3月的一個下午,李連城穿著國民黨的校官服,大搖大擺地出了棗莊警戒線,到達魯中南軍區。

正巧野戰軍首長在這裏開會。

第二天,李連城去見陳毅司令員。下午,陳司令員對李連城的彙報作了分析,然後說:“做這種工作,既要大膽,又要謹慎。不要認為周圍都是敵人,工作就不敢做了……目前敵人距離總崩潰的日子不遠了,他們中間的一部分人就更容易爭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