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莊子你爹咋辦?”趙氏嗔怪道,“你以為像你呢,輕手利腳的,說走就走,我們行嗎,這家裏還有一大攤子事呢,田裏、果園,都要收拾的!”
“果園可以不看啊,田可以租出去。”
“你個敗家玩意,還租出去,租出去喝西北風啊!”趙氏白了她一眼。
“那麼多沒田的也沒見他們喝西北風。”
“他們過得好啊!”趙氏說著坐下,捶了捶腰。
“娘,你歇歇吧,我來。”張小花見了忙道。
“你會幹啥。”趙氏拒絕,絮叨著,“你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你小叔小嬸不在家,我們再走了他們咋辦?誰照看?你爹不會同意的。”
張小花也有些無奈,有些事情真的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就比如眼下吧,假如趙氏不給張青山和劉氏推碾子磨米磨麵,村裏人說的肯定是劉氏和張老大不孝,而不會說小叔小嬸不孝,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你在身邊,你看著不管就是你的錯。
可要是張老大和張小叔一樣,也去別處生活,離得遠一點,張青山和劉氏沒事還好,有事還是第一個說張老大不負責任。
因為啥,因為你已經照顧爹娘這麼多年了,人們已經習慣你這麼做了,你中途不做了,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這就和一直做好事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壞事,之前做的好事會被全否定一樣的道理,相反,一直做壞事的人,突然做了件好事,那人們會感動會感恩會歌頌。
聽起來很寒心,可這就是現實,不是誰能改變的了得,我們所能做的也隻能是,不做壞事,但也不要做好事,免得要當一輩子冤大頭。
就像張老大那樣的。
還是小嬸子看得透徹,老早就躲出去了,就算被人說幾句,可自己輕鬆是真的啊。
有女當學小嬸子!
張小花在心裏下了結論。
家裏這邊,張氏和王明陽回來了,這也是每年年前的禮節。
“這麼大雪,你們回來幹啥,凍著咋整啊。”劉氏在後屋忙活著準備菜飯,一邊說著。
張氏跟著忙活。
“今天還行,沒風。”
“那也幹冷幹冷的。”
“這要過年了,咋也得回來看看你們,離得又不遠。”
“那年後就別回來拜年了,折騰的病了我還擔心。”
“到時候看吧。你和我爹身體挺好的?”
“挺好的,都這麼大歲數了,和年輕人是比不了了,能動就是好。”
劉氏語氣帶著一點怨氣。
“隻要不鬧毛病就好。小五他們啥時候回來?”
“誰知道!”劉氏開始抱怨上了,“小五回來了兩次,他那個婆娘要在老二那邊買房子,不回來了。你聽聽,還要在那買房子,那是她住的地方?也不看看自己啥德行!我跟你說啊,她就靠小五賺那點錢,她是啥也不幹啊,挺大個老婆,你說說,就是個白吃飽,那個缺德種,可把小五糟蹋毀了!”
“娘,你這話以後少說吧啊,說多了小五也不願意。”
“那就是個沒心的,整了那麼個玩意,幾輩子沒缺女人了!隨便摸摸都比那個玩意強!”
劉氏可算是找到傾訴者了,這一說就沒完沒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