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化學戰(1 / 1)

概述

化學戰是使用化學武器殺傷人畜,毀壞作物、森林的作戰。它通過毒劑的多種中毒途徑及在一定的染毒空間和毒害時間內所產生的戰鬥效應,殺傷、疲憊和遲滯對方軍隊,以達到預定的軍事目的。

化學戰受天候、地形的影響較大。它隻對缺少防護裝備,防護組織不健全,措施不嚴密,訓練素質差的軍隊產生重大殺傷作用。

研究簡史

在戰爭中使用毒物,古代就有。公元前5世紀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人曾使用硫磺燃燒產生有毒的煙,使對方人員窒息。

公元7世紀,拜占廷帝國軍隊將瀝青和硫磺等易燃物放在金屬罐中,點燃後投向伊斯蘭教軍隊的陣地。

19世紀中葉,有人將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質裝填在彈丸內小量使用。到19世紀末,歐洲一些國家已能由工業生產劇毒物質,使毒物大量用於戰爭成為可能,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

1899年海牙會議第二宣言提出,“禁止使用以散布窒息性和有毒氣體為唯一目的的拋射物”。1907年第二次海牙會議,在《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的附件中,再次規定:“除各專約規定禁止者以外,特別禁止:甲、使用毒物或放毒武器”。

化學戰是帝國主義戰爭的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於1915年4月22日在比利時伊珀爾戰線前沿6公裏正麵上,預先布設約6000具裝有氯氣的吹放鋼瓶,利用有利的氣象條件,向英法聯軍陣地吹放。

由於對方毫無戒備,約15000人中毒,其中近5000人死亡,陣地被突破8~9公裏,開了化學戰的先例。此後,英、法等國軍隊相繼使用化學武器。

防護措施也在對抗中發展,先後出現了防毒麵具及化學偵察器材。於是使用僅能通過呼吸道引起中毒的氯氣、光氣等對軍隊作戰行動已無重大影響。

1917年7月德軍又在伊珀爾地區,向英軍使用了具有糜爛作用的芥子氣炮彈,10天內共發射約100萬發,造成對方重大傷亡。整個大戰期間,交戰國共生產毒劑約15萬噸,其中大部分用於戰場,因中毒而傷亡的總人數達100餘萬。

化學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一種重要作戰手段。戰後,許多國家積極研製新毒劑,擴大毒劑的生產能力,改進使用方法。

1937~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曾多次使用毒劑。如1941年10月8日,日軍在湖北宜昌大量使用芥子氣,中國軍隊約1600餘人中毒,其中死亡600餘人。1942年5月28日,在河北省定縣北坦村,日軍使用毒劑毒殺轉入地道堅持抗戰的軍民800餘人。

從1937年7月至1942年5月間,日軍共用毒1000餘次,用毒地區遍及13個省,近4萬人受害。日軍的嚴重罪行,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軍在侵略朝鮮、越南的戰爭中,也使用過化學武器。尤其在侵越戰爭中,美軍大量使用毒劑和植物殺傷劑,使越南南方廣大地區的人畜中毒,森林資源和農作物被毀壞。這種在對方戰略後方大量使用植物殺傷劑及固態刺激劑的做法,成為美軍的一種戰略性作戰手段。

實施方法

一些外國軍隊在進行化學戰時,通常的做法是:隱蔽集中地實施突然襲擊;為增大化學襲擊效果,重視與常規武器、核武器結合使用。

通常根據戰略任務和戰役戰術目的、目標性質,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襲擊兵器和方法。例如,為殺傷有生力量,集中地麵和空中的主要兵器,用大量速殺性毒劑在極短的時間(如9~15秒)內襲擊目標區,立即造成戰鬥濃度,以使對方來不及采取防護措施;

為疲憊對方軍隊,幹擾其作戰行動,在用高爆彈襲擊時,摻雜少量毒劑彈,或對目標定時進行化學襲擊,使毒劑在目標區長時間保持一定濃度,迫使對方持續穿戴防護器材,消耗體力,影響其作戰指揮和軍隊行動;

為限製對方軍隊機動,癱瘓其後方工作,或為了保障己方軍隊翼側和接合部,掩護撤出戰鬥等,常用持久性毒劑在預定地域造成地麵染毒或設置工程化學障礙物。

反對鬥爭

隨著毒劑、化學武器的不斷發展,在現代戰爭中反對使用毒劑越來越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研製新毒劑與貯存化學武器已成為當前帝國主義國家軍備競賽的重要內容之一。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多次譴責它們在侵略戰爭中使用毒劑。無數嚴峻的事實告誡人們,新的化學戰的危險是存在的。

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8月7日宣布承認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曆來反對化學戰,一貫恪守國際間關於禁止使用毒劑的條約,主張全麵禁止與徹底銷毀化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