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刺激劑家族(1 / 2)

刺激劑也稱感官刺激劑,主要作用於皮膚和粘膜(如眼、鼻、喉等)的感覺神經末梢,產生疼痛、流淚、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等一係列刺激症狀,使中毒者暫時失去戰鬥力。

刺激劑是最早使用的化學毒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和法國就已開始使用,隻是當時發現的刺激劑作用力不強,而且它本身不造成什麼傷害,所以在戰場上逐漸被冷落。以後被許多國家用作驅散聚眾鬧事人群,又成了警察的武器。

但是對這類毒劑的研究各國一直沒有中斷,在一戰後期乃至一戰似後,又發現了一些毒性作用更強、性能優越的刺激劑,於是刺激劑這個毒劑家族的“元老”終於重新複出了,就是“催淚大王”和“速效噴嚏粉”兩種刺激劑。

“催淚大王”——苯氯乙酮對眼睛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當它的蒸氣濃度超過0.5毫克/立方米時,暴露不到一分鍾即可引起怕光以及大量流淚,因而被稱為“催淚大王”。

如果毒氣濃度更高或暴露時間更長,刺激範圍即擴展到鼻子和上呼吸道,引起咳嗽、惡心和鼻涕眼淚一齊流的症狀。當離開染毒區,症狀又可迅速消除。

苯氯乙酮(CN)純品為無色晶體,有荷花香味。它具有強烈的催淚作用和良好的穩定性。不但能裝於炮彈和手榴彈使用,而且可以裝在發煙罐中使用,主要是通過發煙產生的熱量將苯氯乙酮晶體氣化與煙一起分散產生效果。把苯氯乙酮用作毒劑是美國人的發明。

早在1871年,德國化學家卡爾·格雷伯就合成了這一化合物。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對刺激劑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噴嚏劑方麵,而對苯氯乙酮未做進一步的研究。那時,英國人也發明了苯氯乙酮,但認為沸點太高,不便使用,也未給予重視。

美國參戰後,於1917年建議對這一化合物進行研究,一年後進行了野外試驗,並把這一化合物確定為毒劑。由於苯氯乙酮工業生產的工藝流程還沒有成熟,當時未來得及生產,戰爭就結束了。

戰後,美國人對催淚劑方麵有了新的興趣。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化學兵對苯氯乙酮進行的研究比對其它任何毒劑都多。

1921年,美國把一種苯氯乙酮武器交給費城警察局使用,並於第二年建立了這一毒劑的生產車間。在美國的帶動下,其它國家也紛紛開始了苯氯乙酮的研製工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成為化學武器庫中主要的催淚性毒劑。當時,各交戰國苯氯乙酮的生產總量達8000噸以上。

其中,日本172噸,美國500~1000噸,德國多於7000噸。日本人用它裝備了榴霖彈、自行發煙筒和炮彈,並在侵華戰爭中大量使用了這種毒劑;美國人裝備了榴霰彈、毒氣罐和一些炮彈;而德國人裝備的有250千克和500千克航彈、各種炮彈以及7.92毫米穿甲彈。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戰前也生產了苯氯乙酮。據說蘇聯也有大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