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苯氯乙酮繼續作為製式軍用毒劑儲存在許多國家的化學武器庫中。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曾多次使用過苯氯乙酮彈。由於苯氯乙酮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特別是它能夠和其它物質混合使用,至今仍不失其戰術使用價值。
亞當氏劑是美國伊利諾伊斯大學的羅傑·亞當氏少校領導的化學研究小組於1918年初發現的,亞當氏劑因而得名。英國也幾乎同時發現了這種毒劑。
亞當氏劑純品是金黃色無嗅的像針一樣的結晶體,工業品為深綠色,它產生的毒煙為淺黃色。
亞當氏劑不溶於水,微微溶於有機溶劑,在常溫和加熱條件下幾乎不水解。具有很強的刺激效果,主要刺激鼻咽部,對皮膚也有輕微的刺激作用。
在濃度為0.1毫克/米的空氣中暴露1分鍾,就明顯感覺難以忍受,在10毫克/米的低濃度下,亞當氏劑即可引起上呼吸道、感官周圍神經和眼睛的強烈刺激,如果濃度達到22毫克/米,暴露1分鍾就會喪失戰鬥能力。
如果濃度較高,或濃度雖低但作用時間較長時,則可刺激呼吸道深部。亞當氏劑起作用像感冒那樣多開始於鼻腔,先是發癢,隨後噴嚏不止,鼻涕湧流。然後,刺激向下擴展到咽喉。
當氣管和肺部受到侵害時,則發生咳嗽和窒息。頭痛、特別是額部疼痛不斷加劇,直到難以忍受。耳內有壓迫感,且伴有上下顎及牙疼。同時還有胸部壓痛、呼吸短促、頭暈等。並很快導致惡心和嘔吐。中毒者步態不穩、眩暈、腿部無力以及全身顫抖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根據不同的染毒濃度,這些症狀通常在暴露5~10分鍾後才能出現,而中毒者即使戴上麵具或離開毒區,在10~20分鍾內,刺激症狀仍可繼續加劇,1~3小時後才可完全消失。
亞當氏劑中毒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是接連不斷地打噴嚏,其結果使許多戰鬥動作無法完成,而且因為空氣還沒有吸入肺部就被迫噴出來,長時間地噴嚏還會使人呼吸困難,精疲力竭而喪失戰鬥力。
特別是在帶上麵具後繼續噴嚏,由於打噴嚏前總要急速吸氣而使呼吸阻力劇增,從而造成憋氣,往往不得已脫去麵具,從而造成更嚴重的中毒。因此,亞當氏劑配合毒性更大的通過呼吸道中毒的毒劑使用效果更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亞當氏劑及其類似物成了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們廣泛研究的課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國都生產了大量的亞當氏劑。至今它仍然儲存在一些國家的化學武器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