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何氏抗癌方二(3 / 3)

常讀書,善讀書

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患者,我主張讀點兒書,可以讀有關腫瘤或健康、或講人生的書,包括宗教的書。讀書本身即有解鬱及穩定情緒之功。

朱熹曾經提出“學習可優化情性”。因此,此法還有優化德性之效。當然,各個年齡段有不同的書,應該有所選擇。現在關於健康的書雜七雜八的太多,裏麵有些太雜亂,毫無科學性可言!這類書不主張去讀。建議大家讀些好的書,但也要會讀!

有個朋友告訴我,他生的是肺癌,看到教科書裏說:中國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隻有13%~16%,嚇壞了!其實,專業書一般人讀不懂!不妨看看我寫的《癌症隻是慢性病》,或者《生了癌,怎麼治》、《生了癌,怎麼吃》、《生了癌,怎麼群體快樂康複》等,相信開卷有益。同時,常讀些佛學或禪宗的書,比如《修好這顆心》、《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

“人和”保證健康

其實,人和人的關係決定了你的社會價值,也決定了你的精神健康。我們強調要多交朋友,取得有效的社會支持。

有人說:“朋友是最大的財富!”從心身健康角度來看,這是千真萬確的。心身醫學有一個理論叫“社會支持理論”,指出個人的健康標準也包括他在社會適應上應該是良好的。社會適應就靠朋友。這個朋友當然不是酒肉朋友,應定義為在你困難的時候隨時可以向他傾訴的人。你相信他可以給你無私的幫助,至少可以給你一個安慰。這個很重要。

研究表明:一個人一生中一個可以隨時傾訴的朋友也沒有,這個人心身健康早晚是要出問題的,生病也隻是早晚的事。一個人有3~4個可以傾訴的朋友,鬱悶的時候可以打個電話傾訴一下,有疑難的時候可以谘詢一下,這個人即使有了健康或心理問題,也可以調整過來;一個人有6、7個以上可以傾訴的朋友,這個人的社會支持度是夠的,即使有些波動一般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總之,一個人的社會支持度越高,患癌和患病的概率越低,即使生了病也容易恢複健康。

興趣廣,活的質量好

學會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很重要。我們觀察到:現在退休的老同誌,興趣廣泛的人活得質量大都好一點兒,道理也在於此。因此,每個人都要善於培養自己的多種興趣愛好。這些興趣愛好本質上是增加了自己宣泄鬱悶的一些通路。而且,這種通路越多,就越容易健康。

興趣愛好雖有高雅低俗之分,但對患者來說無所謂。實際上它隻是人排泄鬱悶的一種通路。人需要有多種這樣的通路,它可以讓你釋放壓力,幫助你消解抑鬱。對於老年人,哪怕打打麻將也未嚐不可,聊天、打牌都可以。隻要你有興趣愛好,千萬不要老兩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兩個人從早上看到晚上,那就不好辦,肯定要出問題!要自己找樂子,或者走出去看看。

把病“想”好

研究表明:任何人的情緒、體力、心理都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一段時間會好一點兒,一段時間又會差一點兒,所有人都一樣。隻不過有些人不太明顯,有些人則比較明顯地感覺到了。而癌症患者往往會比較強烈地感受到這類變化。明白了這一點,你就可以安寧些,有波動時不必過於緊張!

問題是,處於生理波動周期時,你要怎麼度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走出來,要自己正性地安慰自己:“這隻是我短暫的情緒周期中的低潮,我很快會過渡到高潮期的……低潮期我要好好休息休息、調整調整,就像股票,逢低吸納;高潮期則要好好享受享受生活,努力做些自己樂意做的事。”但千萬不可就此消極地暗示自己:“我又不行了!”“我肯定不行了!”如此,情況隻會越來越糟,且基於心身互動機製,經過若幹天,出問題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此外,如果你較長時間處於低潮期,可以做些簡單的事情來激勵或獎勵自己,從而幫助自己走出困境。必要時,可以脫離工作一段時間,或暫時改變一下生活環境及居所。

十二、太會算計的人,實際上有病難醫

部分癌症患者存在著“敵意”及“好勝心過強”的個性特點;也有少數患者存在著過分“會算計”的特點。當然,“敵意”、“好勝心強”與“會算計”不是一個概念,但卻有著類似的心理—生理機製。至少,這些人他們內在的神經—內分泌—免疫軸總是緊繃著,健康更容易出問題。美國心理專家威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故事,也許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32歲前,威廉很“聰明”,極能算計:他知道華盛頓哪家襪子店的襪子最便宜,哪怕隻比其他店便宜幾分錢;他知道方圓幾十裏內,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給顧客一張餐巾紙;至於哪輛公共汽車比哪輛公共汽車車票便宜5分錢、何時去電影院門票價最低等,他心中都有數。

雖然威廉很會算計,但他不僅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反而落得一身疾病。在30歲之前,他經常到醫院看病。他雖然知道哪家醫院醫生的醫術最高、哪家醫院的藥費最便宜,卻沒有健康,病魔纏身,無一天舒服日子,更談不上有什麼幸福了。

32歲那年,威廉終於醒悟並開始了關於“能算計者”的研究。他跟蹤了數百人,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得出驚人的成果:凡是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很不幸,甚至是多病與短命的。太能算計的人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這些人感到痛苦的時間和深度比不善於算計的人要多很多倍。

太會算計的人心率一般都較快,睡眠不好,常有失眠現象伴隨;消化係統遭到破壞,氣血不調,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太會算計的人常常把自己擺在世界的對立麵,樹敵過多。他們非常貪婪,過高、過多的欲望像山一樣沉重地壓在其心頭,沒有一點兒快樂。威廉的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全世界同行的一致讚同和肯定。

“能算計”的對立麵是“糊塗”。如此看來,“糊塗”不失為一劑保健良藥。人們常說:“大事聰明,小事糊塗。”對於大事或原則性的問題,應該頭腦清醒,毫不含糊,弄得清清楚楚。對那些無關原則的、不中聽的話、看不慣的事,裝作沒聽見、沒看見,甚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這種“小事糊塗”的處世態度,其實也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