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改變觀念,方能重生三(3 / 3)

他夫人告訴我,他平時隻能以貪吃來滿足欲望。但家裏管得很嚴(這也是遵照我們的醫囑,防範過食肥甘而生不測),很長時間來葷菜一直被控製著。有一次,他乘父母不在時,一口氣吃了很多油煎的帶魚,吃了後不久便誘發消化道急性出血,送進佑安醫院搶救,並很快就出現大量腹水。他父親焦急萬分,推著輪椅,坐飛機把他推到我這裏來了。當時情況很糟糕,他父親還是老淚縱橫,又不敢過分責罵他,隻是一個勁地搖頭。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很嚴重了。

我建議他中西醫結合,加強有針對性的抗腹水治療,中醫內服外敷也加強,並告誡說:一旦好轉,不妨試試多吉美(一種昂貴而副作用大、有時對肝癌有一定效果的靶向藥物)。一個月後,他夫人單獨來改方,告訴我患者病情穩定了。但多吉美隻吃兩粒就又誘發消化道出血,沒敢再用。

兩個半月後,他夫人再次單獨來改方,讓我大感意外,她竟然充滿笑容,顯得很開心。她悄悄告訴我:一是病情明顯好轉,檢查後原來十多厘米的大病灶,現在居然變成2個,一個隻有2厘米左右,一個不到1厘米,故父親放心了,不來了;二是原來告訴患者時說肝內腫塊有4厘米大小,所以,情況好轉他並不完全知情,但是通過那次急診送醫院,讓他經曆了一次生離死別後,他開始變了!他夫人告訴我,出院後他開始到處主動與人交往,話語與笑聲不斷,變得陽光得多了。又過了幾個月,轉眼已是一年多了,他們夫婦倆一起來看病,他的話語與笑聲充滿了整個診室。

我想“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大概就是悟到了這個道理。當時所有醫生都預測他隻有3~6個月的壽命,沒想到他竟然一步步走了過來。他現在和以前好像換了一個人,肝內病灶縮小,而且在我寫這部書的時候他已經活過了14個月。

十、從“床頭掛幅風景畫有助緩解疼痛”說起

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常常不得不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痛苦,包括疼痛等。怎麼辦?國內通常采用的簡單的“科學”對策就是給予止痛藥等對症治療。其實,臨床症狀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例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表示,通過觀賞寧靜的自然風景畫,癌症患者躺在病床上,足不出戶即可緩解疼痛症狀。

該醫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一組接受骨髓穿刺和活檢治療的癌症患者(醫生需要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並抽取骨髓,患者痛苦極大)的恢複情況。一些患者的治療背景是標準的醫院環境,另一些患者的治療背景是伴隨著鳥鳴聲和瀑布聲的自然風景區,還有一些患者的治療背景則是喧鬧的都市。結果發現,觀賞平靜自然景色的患者疼痛明顯減輕;而置身壓力巨大的都市和標準醫院環境的患者,其疼痛水平相同。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新研究也為接受催眠等緩解疼痛方法失敗的患者帶來巨大希望。

英國一家醫學院的一個研究更有意思:同樣一家醫院、同一層病房樓,同樣一組患者,隨意被分到了左右兩組病房。一邊是窗靠馬路的,車來人往;一邊是對著醫院內花園的,寧靜安詳。住在窗靠馬路病房的癌症患者和窗靠醫院花園病房的癌症患者相比較,靠花園的患者康複得比靠馬路的要好得多,症狀也要減輕得多。因為進去的時候患者是沒有篩選的,因此,很明顯靠花園的患者環境相對安寧,情緒相對平和,而靠馬路邊的有更多幹擾,所以治療康複效果就有差異。這能用藥物等的作用來解釋嗎?能用今天的生物醫學來解釋嗎?顯然不能!

有一個晚期乳腺癌、嚴重骨轉移患者,用了嗎啡、用了“白粉”,劇烈疼痛都止不住疼,難以入睡,隻能用鎮靜劑。她膝下有四位千金,我建議她們每天晚上輪流陪伴母親,與母親聊天,不管她聽見沒有聽見,同時用手不斷地安撫母親的軀體,輕輕地安撫。結果,居然不再使用鎮靜劑就能很好入睡了。

這個報告和許多事實也使我們考慮,很多非醫學的手段、非藥物的手段,同樣能夠解決一些臨床症狀問題。不能隻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一味地依賴藥物,或者不斷地加大劑量。癌症患者的很多症狀因素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可以采取各種有利的方法加以控製,這才是人性的醫學、可親可愛的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