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靜心的力量(6)(2 / 3)

而她的丈夫認為,妻子比他的收入高六七倍,他心理上一直很有壓力,“我也希望能掙大錢,但幾次嚐試都沒有成功,在掙錢方麵我真的不如她”。

他說,男人不如妻子,就可能被妻子瞧不起,家庭就容易出現矛盾。有一段時間,妻子總“擠兌”他,他也很煩躁,夫妻關係一度很緊張。後來,妻子表示,現在她雖然掙錢多,但以後有了孩子,工作就可能會失去。現在妻子也不同意他辭去現在的工作,因為以後還需要他這份安穩工作做保障。

熊女士對丈夫的看法很傷感。她說,她已經35歲了,很希望能有個孩子,但現在的條件不允許,有了孩子就可能失去工作。現在她的工作壓力很大,還必須處處考慮到丈夫,因為她不想失去家庭,所以“活得真的很辛苦”。

事實上,許多職業女性都和熊女士麵臨同樣的處境。在事業和家庭的矛盾中,知識女性們往往難以抉擇。調查數據顯示,當代女性在碰到家庭和事業矛盾時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上,有56%的人說不清或難以確定該怎樣做,有26.7%的人選擇犧牲事業,有13.8%的人選擇犧牲家庭。

而楊女士則是回歸家庭繼續從事自己的事業。一直從事文字工作的楊女士,自從有了網絡,也毅然改變了生活方式,建立自己的工作主頁,聯係翻譯、撰稿的工作。楊女士的丈夫王先生非常支持她,並且說在家工作的妻子將家庭生活打理得非常溫馨有情調,而且妻子有時一個月寫出的書稿得到的報酬是自己兩個月的工資。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為?

與以往“家庭婦女”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楊女士這種“新太太”一族不再依附丈夫,沒有自卑感,懂得生活,享受生活,是頂著時代風潮而動的前衛實踐者。楊女士覺得這種生活是她最理想的狀態,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自己給自己放假,使女性創造力能夠在沒有外部壓力的環境裏盡情發揮。在回歸家庭前已有社會經驗,並擁有自己的交際圈,回家辦公隻是把辦公地點轉移了一下,正常的社交不會少,另外網絡沙龍也能提供廣闊的交際圈。

很多人認為工作讓女人不像女人,工作壓力讓她們情緒暴躁、皮膚長斑、失眠,讓她們不再美麗,更談不上什麼溫柔,人們將這些歸咎為男女競爭的必然產物,所以退出競爭,靜下心來,回歸家庭,做個細膩溫婉的居家女人,過所想要的生活,過完整的家庭生活,做“全職媽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願意走回家庭,做起“全職媽媽”,其中還不乏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女性淡出職場,回歸家庭。

女性行為的特殊價值,她們更多對人的關心和尊重、與人為善的態度,善於通過談話溝通化解矛盾和對抗,營造輕鬆的家庭化的氣氛;她們愛護生命和自然、對自然和環境具有本能的更為親近的態度,因而是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的積極力量;她們的非智力因素和情商同樣表現在生活和工作中;而她們更為重視的彈性工作時間和在家裏上班,將成為這種變革的動力來源……女性的感情豐沛、溫柔細膩,更有利於她們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為每個成員構建一個溫馨的精神家園。現代人在對名利的追逐疲憊之時,轉向對身體、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視,這時,女性在家庭中適時扮演了“家庭護士”、“心理醫生”、“營養師”的角色,為家人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麵對外界“黃賭毒邪”洪水猛獸般地向家庭這塊聖地肆虐而來,眾多的女性拿起法律武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誤入歧途的家庭成員拉出深深的沼澤地;當被金錢、美色衝昏了頭腦的達官貴人正準備伸出“貪汙受賄”的黑手時,“廉內助”們深懷大義,紛紛自鳴警鍾,高築圍牆,當好“監督員”、“守門員”,挽救了一個個瀕臨墮落的靈魂……女性以真善美的心靈,美化著家居環境,提升著家庭的文化品位,淨化著家庭乃至社會的空氣。在對家庭和諧幸福的執著追求中,女性也在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完成一次次由蛹化蝶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