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靜心的力量(6)(1 / 3)

如果我們安住於正念,擁有一顆富足的心靈。我們就不再貧窮。我們就可以過著富足的清貧生活。因為修習安住,當下會使我們充滿了喜悅、安詳、智慧。當我們看一部糟糕的電影或小說時,假如我們自己的心靈很貧乏,覺照力很弱,那麼這部電影和小說可能會擾亂我們的身心,使我們變得愈加貧乏。

相反,假如我們的覺照力很強,我們將會發現隱藏在這部電影或小說中深層次的東西。我們或許能夠看透這部電影的導演或這部小說的作者的內心世界。用文學批評家或電影批評家的眼光,我們就能夠看出很多人看不到的東西,即便是一部糟糕的電影或書,都可以教會我們這一點。因此我們並不因為讀那種糟糕小說或看那種糟糕電影而變得精神枯竭。隻要我們對當下每一個細節保持完整的覺照,我們就能從中獲益。這就是勝妙獨處的方法。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空虛、疲勞和無聊,感覺不到真正自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我們試圖跟其他人接觸,我們的努力也會徒然。我們愈努力,我們愈失落。當這種情況發生了,我們應當停止試圖跟我們的身外之物進行交流,而應當反求諸己,與自己進行交流,過著“獨處”的生活。我們應當關上通向社會之門,回到我們自身,深入觀察我們身內身外正在發生的事情。接受我們觀察到的一切現象,向它們問好,向它們微笑。

我們最好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專心致誌地行禪或坐禪、洗衣服、拖地板、沏茶、清洗澡堂等等。假如我們這樣去做,我們將會恢複我們豐富的精神生活。

比如說,麵對薄薄的薪水袋,我們大可不必煩躁。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清點清點自己的存折積蓄、固有財產,然後將它們對折後放進口袋深處,不揮霍掉,多過幾天粗茶淡飯的日過一段時間,我們會發現,我們的錢袋果真如美國幽默家的“要想讓你手中的錢翻一番,最好的辦法是將它對折,口袋”那樣翻一番了,到這時再去“揮霍揮霍”,就感覺富足了。

全世界都在追求經濟效率,人們的生活都圍著財富轉。如果說古時的人們在物質上貧乏,而精神上簡單而富足,那我們則常常相反。精神空虛低著頭走自己的路,在城市高樓的陰影中迷失了自我。富足的人就是從心理上駕馭了金錢,而感覺上仍不滿足。如果你也向往小橋流水、蟲鳥和鳴的田園風光,那麼即日起你也可以粗茶淡飯、寧靜淡泊吧,心安即富,不是嗎?

靜心讓女人回歸家庭生活家庭紐帶主宰著社會關係。家庭不僅是一個人忠誠和情感的中心,而且也是經濟利益和法律義務的集中點。

Social relations are always dominated byFamily ties.the family has been the focus ofThe individual’s loyalty and affection,of herEconomic interest,and even of her legal duty.

靜心讓女人更美麗。女人美麗,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庭負責。女人自立,家的港灣才會更堅固;女人柔情似水,家的港灣才能如春天般溫暖,而如果每一個家庭都和和美美的話,這個世界該是一個多麼完美的世界!

走出廚房、不做家庭婦女,曾經是中國女性渴望進步、尋求獨立自主所苦苦追尋的目標;婦女解放所提倡的男女平等,是在生存競爭中沒有保護與照顧的平等,這種解放的沉重代價是婚姻家庭的鬆散和女性風度魅力的喪失。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婚姻家庭中出現的問題也與日俱增。

熊女士是一家外企的部門經理,一次與幾個久別重逢的朋友聚會,一晚上她給自己的丈夫打了好幾次電話。熟悉她的朋友都知道,她老公比她大6歲,雖然她事業有成,但在家中卻倍受老公嗬護,大家都笑她“一刻都離不開老公”,她卻很認真地說:“男人的自尊心是需要維護的。”因為她的收入比在機關工作的老公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