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書法繪畫主要是通過手指、手腕、手臂、進而通過腰部以致全身的運動來完成書法繪畫的動作。作書作畫是身體的這些部分都在用力的狀態下,即肌肉處於緊張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這種運動柔中有剛,且有可能持續一段時間,柔軟和剛勁又相互統一。寫字繪畫時還要身體放鬆、雙肩下沉,背不要弓,站著寫字時雙腳要站穩,用腰肩的力氣或全身的力氣,通過手臂、手腕、手指、直送到筆尖,通過筆尖再送到筆畫的盡端。這樣的寫字繪畫才顯得厚重,有力度,才能“力透紙背”。這種運動和太極拳、保齡球很相類似。其次,寫字繪畫時往往要安靜下來,即所謂“靜心”(實際是靜腦),精力集中。從這一點看,與練氣功中的“入靜”、“氣沉丹田”又很類似。但這樣做並不是把腦子置於空白之中,似乎什麼也不想。相反入靜後清除雜念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專心致誌,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來考慮書法和繪畫。隻有這樣才能在讀貼時像《書譜》中所說的那樣:“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否則,寫字作畫的時候,“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那是練不好字畫,寫不出好的作品來的。
書畫就是用毛筆寫字作畫。書法繪畫能促進人們延年益壽,並不是今天才發現的。書法與繪畫同源,繪畫是藝術,書法也同樣是藝術,所以學練功與欣賞書畫同樣具有有益於身體健康的功能。
有前麵所說的宋美齡也是書畫愛好者,她活到106歲。這些實例完全可以說明書畫對人身心健康是大有益處的。
中國的書畫藝術真的是博大精深,有代表性的書法包括王羲之與王獻之的真書,顏真卿與柳公權的楷書以及張旭和懷素的草書,當然古代的小篆和後來的隸書也很有特色。
欣賞這些書法大家的作品,主要是去用心揣摩磨其筆畫走勢,體會這些書法的用筆與氣勢,一個字一個字地用心臨摹,你會慢慢品出其中的滋味,而且會覺得很有意思。
至於中國傳世名畫,均是山水花鳥,你可以著重欣賞以下這些大師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欣賞時你可以遠看全幅,近看細部,仔細琢磨它布局的精巧,著墨的濃淡,意境的渲染,空白的含蓄,感覺其中的靈動和豐富的立體層次,還有那種欲語還休盡在不言中的精妙。
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黃荃:《寫生珍禽圖》
朱葦父子的山水畫
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的畫水粉水彩與油畫。中國畫空靈簡潔,重在寫意;西洋畫孳生逼真,重在寫實。最典型的如文藝複興三傑和威尼斯畫派的作品以及如下這些繪畫大師的代表作:
梵高:《向日葵》
列賓:《伏爾加河纖夫》
畢加索:《格爾尼卡》
哈爾斯:《吉普賽女郎》
倫勃朗:《夜巡》
魯本斯:《蘇珊娜·芙爾曼肖像》
大衛:《馬拉之死》
德拉克曼瓦:《自由領導人民》
米勒:《拾穗者》
康斯坦布爾:《幹草車》
莫奈:《日出》
欣賞西方畫家的名作,我們可以著重關注畫家對色彩的運用。對光的重視以及對眼神的描繪和臉部表情的刻畫,那種傳神和逼真具有極其強烈的震撼力,有一霎那,你會有不知身在何處的發狂。
中國畫可以培養我們的想象力,西洋畫可以培養我們的觀察力,而藝術欣賞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自己若有所悟。
靜心小技巧——靜心養生法
你的健康值得你做出任何可能必要的生活方式的改變。
Your health is worth any lifestyle changesThat might be necessary.
修養靜心還需要懂得一些小技巧,比如:
選擇和緩的運動
選擇和緩的運動,比如打太極、氣功或元極舞都是不錯的靜心運動。保持呼吸平緩從容不迫,身體內極細微的血管或經絡,才有機會得到足夠養分。盡量從事溫和運動,因為太激烈的運動造成大量流汗,運動消耗性大,流失大量體液等於流失大量體力,心情也易煩躁不安。打太極、氣功或元極舞都是不錯的靜心運動。選擇和緩的運動,保持呼吸平緩從容不迫,身體內極細微的血管或經絡,才有機會得到足夠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