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問計(1 / 3)

正如林洛所說,90年代的時候,好萊塢的影視行業年產值就已經達到了數百億美元,算上周邊和其他一些渠道收入的話,這個數額翻到上千億美元都沒問題。

這些錢,已經基本上相當於93年全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六分之一了,93年那會兒,中國的年度國民生產總值也才不過46000多億人民幣,換算下來,6000多億美元而已。

林洛舉出這個例子,老人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依然忍不住一陣心驚肉跳。

人家好萊塢光是拍電影,就已經快趕上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六分之一了?

如果沒人給老人計算這個數值的話,老人恐怕還沒有這麼震驚,但是當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老人的第一反應是:娛樂圈真是個暴利行業!

想到這裏,老人一方麵對於娛樂行業的暴力感到慨歎,另一方麵,卻也忍不住被林洛的話吸引住了,產生了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

如果有一天,中國的電影行業也能達到年產值一千多億美元,那將會是怎樣一副場景?

老人恐怕做夢都會從夢中笑醒過來。

聯翩浮想之後,老人忍不住懷疑的問林洛到:“拍電影真的有這麼賺錢?”

“是。”林洛點了點頭,解釋到:“就像我最近也和一家電影公司合作拍攝了一部電影,剛剛在香江上映,上映四周不到,如今已經收獲2000多萬的票房了,而這部電影的成本,才不過區區三四百萬,除開稅收和其他開銷的話,我們估計能夠淨賺1000多萬港幣,而這部電影還沒有下線,我們估計了一下,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可能達到3000萬港幣,這樣的話,我們很有可能淨賺2000萬。”

頓了一下,他又繼續說到:“而且這還隻是在香江上映,如果能夠把這部電影出口到東南亞、RB韓國等地方去的話,還有可能收入幾百到上千萬不等的票房,可以說是一本萬利,賺得盆滿缽滿。”

“嘖嘖。”老人嘴裏無意識地發出了驚歎的聲音,同時一雙眼睛睜得老大。

他沒想到,林洛不但是個搞綜藝節目的好手,居然還是個拍電影的人才,隻用一部電影,就賺了兩三千萬港幣,這要是放在國內,恐怕都已經趕上一些大型國有企業的年產值了吧?

人家幾千人辛辛苦苦一年才賺那麼點兒錢,而這邊隨隨便便拍一部電影,就可以達到這個數字,電影難道就真的這麼神奇?

老人想了一下,突然想到些什麼,旋即立馬說到:“可是你說的情況,也不多見吧?在我的印象中,也有很多電影是不賺錢的,不但不賺錢,反而賠的一塌糊塗,像是我們軍隊裏拍攝的很多電影,如果沒有國家機構強製性觀看的話,基本上都是賠的血本無歸,這說明電影也沒有你說的那麼賺錢啊?”

林洛抿了抿嘴唇,說到:“這就是電影拍攝的理念問題了。像是軍隊拍攝的那些電影,大多都是帶著教育性質的,這種電影,主要是為政治服務,一般的老百姓不愛看,但是我們香江那邊拍的電影,大多數都是商業電影,拍出來就是專門給老百姓看的,所以老百姓肯賣帳,一般的電影,都能賺錢,隻是看賺多賺少罷了。”

老人雖然上了年紀,可是思維還是轉得很快的,林洛這麼一說,他立刻就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說,隻有拍商業的電影才賺錢,其他電影賺不了錢?”

“那也不一定。”林洛回答到:“不管是不是商業電影,隻要用心拍,拍好了,都能賺錢,國內也有很多電影藝術家,他們拍出來的電影,遠遠比不上我們香江的電影商業,但他們同樣能賺錢,隻是賺得比較少罷了。”

就是年代的時候,正是中國電影處於一個極度痛苦的轉型期階段,這個時期,所謂的第五代導演算是剛剛熬出頭,他們處於追求藝術,可是自己拍出來的電影又不賣座的迷茫時期,不知道前路到底在何方,一群人,始終都在摸索著前進,到底要拍什麼樣的電影,是追求藝術還是追求票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難以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