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受了徐庶之計,當下,方寧拍板,去大掙這個便宜。
一路太史慈為先鋒,領軍三千,並大將韓猛,蔣奇隨軍出濟南國,過濟北國,盧縣,以攻擊巨平。方悅為中軍,領大將孫禮、令虎二人於後。
二路方寧親自掛帥,著徐庶為軍師,著史渙,韓浩為先鋒,亦是領軍三千出股陽過贏縣,博縣,亦至巨平彙合。
此次兵犯兗州的黃巾賊是以泰山藏霸為首的一群山匪,根據徐庶的建議,所以才會有這次分兵二路,以攻打巨平,隻為截斷藏霸後路,免得其再次竄入泰山中,隻為一舉殲滅這幫人,若不然,茫茫泰山,至時藏霸深入其中,誰又能抓得這人?
著孫乾調轉軍資物備,以備萬無一失,關寧,關平二兄弟,卻是被方寧留在了家裏,權當是守家。至於其它諸將聞得有仗可打,皆唱得一聲肥諾,早棄了這二小,各忙各得去了。
唯新近李漫在幽州結識的義兄弟關平,眼望方寧,眼臉的幽怨之色,小小年紀,卻也是頗為好戰,熬不過這幽怨的眼神,方寧隻得滿臉苦笑的答應下來,讓關平隨軍而去。
說起關平來,此時確也是有得一番好說,確說李漫被方寧安排在幽州,後來得了劉虞賞識,便不在是那個小小的方城縣縣令,如今已經是貴為涿郡一地太守。
後來機緣巧合下,卻是讓李漫結識了關平,此時的關平還隻是位少年人,其家資豐腴,整日無所事事間,卻也是學著了一身好武藝,隻是如今的關平不管是武藝還是領軍打仗方麵,都是沒法與以後跟著關二爺混的時候相比的,畢竟,關二爺那種神一般的人物,關平即便是學著了五成,亦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良將了。
關平是位學武的好苗子,李漫這點眼光還是有的,當下以太守之資身,接近於關平,關平家雖說是家有餘糧,算是個小小的地主階級,然則與李漫這種官家出生的人自是沒法相比的。
一個是有心接近隻為拉攏,一個是有心投靠,算是給家裏找個保障,二人你來我往之下,又在雙方的長輩默許下,二人便也就搓土為香,拜了天地結為異性兄弟。
待得後來,李漫便也把方寧這邊的事兒給關平一說,做為義兄弟,關平倒也不會有太多的想法,便依著李漫之意,長途跋涉,至青州來尋著方寧。
本來關平此來,還是一百二十個不願意,隻是礙著李漫的麵子,才不好說些什麼,隻是後來,待得關平到了這青州後,才猛然發現,這小小青州裏竟然有著一大幫子猛將兄,太史慈,蔣奇,韓猛,尚且幼小但已經初具武力的孫禮。
關平一方討教之下,頓時大喜過望,他亦是個武癡,見得武藝高強之人,即有心向人討教幾招,要不然,史上其人也不會那麼輕鬆地就隨著關羽走了。
這會見得方寧這有一幫子猛將兒,關平若留了下來,一個可以好好的提高自己的武藝,二個嘛,也不至於傷了兄弟的心,如此兩全其美的好事,關平自然願意去做,於是也就安心的留在了這邊,順帶的也把大哥關寧一並給叫了過來,隻因為這裏有一位孫乾,更有一位國士級的人物——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