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撒哈拉奔襲(4)(2 / 2)

接著,由德軍第1飛行訓練團組成的第2攻擊波開始了,Ju-88式飛機猛烈轟炸了德國地麵部隊前方的英國炮兵陣地。Me-110式飛機又對準英軍的機槍陣地和反坦克炮陣地進行了俯衝掃射。

戰場上到處是熊熊燃燒的大火,沉積多年的塵土被爆炸的氣浪揚上了蒼穹,天空中飛舞著失利的岩石和炸彈的碎片。

在令人窒息的灰塵和硝煙中,德軍衝進了要塞的外圍陣地。

8時差5分,士兵在寬闊的反坦克壕上架起了橋梁,隆美爾的坦克開始隆隆地滾進要塞。

9點多鍾,隆美爾驅車來到了反坦克壕邊,視察了兩個被攻占的地堡。隨後,他示意讓一名隨軍記者走近前來,並讓他打開錄音話筒,隆美爾開始對著送話器向德國廣播電台宣告:“今天,”他大聲說道,聲音在錄音盤上發出了沙沙的摩擦聲,當時戰鬥仍在他身邊緊張地進行,“我的士兵正傾注全力攻打圖卜魯克。”他轉臉看到了那些裹著的步兵屍體,這些人大多是剛剛倒下的,接著說:“個別的士兵或許會陣亡,但我們整個民族的勝利卻是確定無疑的。”

錄音完畢後,一名通訊兵把錄音帶送往機場,直接用飛機帶往柏林,作為當天晚上播放的節目。

晚上8時,圖卜魯克兩個最大的堡壘皮拉斯特裏諾和索拉諾宣布投降。

德軍已基本上控製了圖卜魯克。

6月21日日出時,隆美爾來到了圖卜魯克城內,隨著車輪的驅動,隆美爾不禁心潮激蕩,感慨萬千。幾個月來,他的士兵們一直蜷縮在這個惡毒而又滿懷敵意的撒哈拉要塞外麵,忍受著蒼蠅和瘟疫的折磨,抵禦著零度以下的氣溫和灼熱的太陽的煎熬,無法抬頭,而現在,他就站在這個要塞的中央。

他想起了愛妻和兒子,昨晚的新聞一定會使他們感到非常自豪。

上午9時40分。在圖卜魯克以西4英裏的維亞巴爾比亞,第2南非師師長兼圖卜魯克要塞司令克洛普將軍向隆美爾呈交了投降書,並說他已經命令停止一切抵抗。

北非勝利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納粹帝國。

一座新落成的橋以隆美爾的名字命名。

電影院天天晚上放映新聞紀錄片《隆美爾上將在圖卜魯克》。

從省長到將軍都把賀信賀電紛紛寄到維也納諾伊斯塔特露西的住所。維也納附近的駐防司令官施特萊西烏斯將軍假借希特勒的名義給露西寫信:“隆美爾的名字將列入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的行列!”

露西的住所被鮮花淹沒了。

而在1500英裏之外的指揮車裏,隆美爾正在睡覺。他實在太疲倦了,不能和他的參謀們一塊圍聚在收音機旁,收聽柏林的特別廣播。9時45分,隆美爾突然被一名參謀喊醒,這時,喇叭裏響著嘹亮的歌聲,播音員興奮地說道:“元首大本營,6月22日。元首晉升非洲裝甲軍團司令官隆美爾上將為元帥。”

隆美爾興奮極了,他在給露西的信中說:“對我來說,當上陸軍元帥真像做夢一樣。”

對一個軍人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榮譽。在普魯士,陸軍元帥永遠也不退休或被解職,他們終身都擔任這一職務,並有資格配備秘書、馬匹或小汽車,還有專用司機和其他額外津貼。這對曾經征服一個重要的要塞或贏得一場偉大戰役勝利的勇士來說,是一種傳統的優惠。一旦成為一名陸軍元勳,就等於流芳百世了。

圖卜魯克的陷落在埃及和英國本上引起巨大恐慌。丘吉爾說:“這是我在戰爭時期遭受的最嚴重的打擊,不僅軍事上難以接受,而且嚴重損害了英軍的聲譽。”

德意聯軍繼續揮師東進,對潰退的英軍窮追不舍。6月26日,德意聯軍包圍埃及馬特魯港,28日英軍獻城投降,6000名守軍當了俘虜。6月30日,德意聯軍逼近阿萊曼附近英軍陣地。

7月1~3日,德意實施第1次阿萊曼戰役,對英軍防禦陣地屢攻不克。此後,德意聯軍因後勤補給困難,油料缺乏,兵力有限,德軍第15裝甲師隻剩下15輛坦克和200名士兵。整個非洲軍平均每個裝甲師隻有50輛坦克,而按規定應是870輛。隆美爾被迫停止進攻,戰線相對穩定下來。

隆美爾在非洲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希特勒攻占蘇聯的決心,但蘇聯這塊骨頭不好啃,這使希特勒不僅沒實現自己的如意算盤,還因沒有及時給隆美爾增添軍力軍備,而使隆美爾喪失了攻城掠地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