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科羅內爾海戰(2 / 2)

戰爭經過

1914年11月1日下午4時40分左右,雙方迎頭相遇,並立刻弄清了對方都不隻是一艘輕巡洋艦,而是一支艦隊。在雙方實力對比如此明顯的情況下,如果選擇繼續作戰,那英國將處於極其不利的形勢之下。此時的克拉多克也並非無路可退,他本可以向南撤退,等待與“老人星”號會合後再與斯佩決一高下(“老人星”號有4門12英寸巨炮,當時正以12節的速度從300千米以外蹣跚趕來),或者與斯佩進行遠距離炮戰,拖延到斯托達特的艦隊和日本戰列艦“肥前”號(原俄國戰列艦“列特維讚”號,日俄戰爭被俘後改現名)趕來增援,這樣這場戰爭的結果就可能改變。但是,克拉多克擔心一旦丟失目標便再難找到斯佩,更害怕“臨陣脫逃”有損皇家海軍的聲譽,於是決心拚死一戰。

下午5時10分,克拉多克命令收攏扇形編隊,向正在高速撤退的“格拉斯哥”號集中。5時47分英艦形成單列縱隊,由“古德霍普”號領軍,“奧特朗托”號墊後,“蒙默斯”號和“格拉斯哥”號居中,駛向東南方向,斯佩集中力量全力追擊。6時4分,德艦隊將航向調整到與英艦並行,雙方開始炮擊。這時,斯佩發現強烈的陽光將德國炮手刺得眼花繚亂,不便射擊,便下令暫停射擊,拉開距離。此時,情況雖然對英艦有利,但是雙方這時相距15000米,都在炮火射程之外,英艦並未利用好此次機會。6時55分,情況逆轉,太陽落入海麵,餘暉將英艦的身影清晰地映在海平麵上,而德艦卻隱沒在智利海岸漸濃的夜幕中難以辨認,對德國艦隊極其有利。斯佩馬上前進,在雙方相距11300米時,斯佩命令用8.2英寸主炮向英艦開火,“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分別對付“古德霍普”號和“蒙默斯”號,5分鍾後克拉多克開炮還擊。但是,英國隻有“古德霍普”號的2門9.2英寸的火炮可以還擊,又由於東南風帶來的海浪直撲炮口,遮住了視線,英艦根本無法判斷德艦的方位和距離,射擊效率降到最低點。而以現代方式安裝的德艦主炮則不受影響,英軍從一開戰就陷入了毫無還手之力的境地。到7時45分,“古德霍普”號已被德艦“沙恩霍斯特”號擊中約35次,從艦首到艦尾燃起大火,最終爆炸。8時左右,英國海軍少將克拉多克和所有艦上的900多名官兵全部隨艦艇沉入海底,無人幸免。“蒙默斯”號則更無力抵抗德艦“格奈森瑙”號的齊射,其火炮很快被全部打啞,火焰衝天,被迫撤出戰鬥。8時15分,“蒙默斯”號調轉180°向偏北方向緩緩駛去。或許是太過於緊張的原因,它搞錯了方向,北麵正停有3艘德國輕巡洋艦。8時58分,最北麵的“紐倫堡”號發現了垂死的“蒙默斯”號,立即上前攻擊,在一通狂轟之後,“蒙默斯”號於9時18分沉沒。全艦近700名官兵無一幸免。而“格拉斯哥”號和“奧特朗托”號在同“萊比錫”號和“德雷斯頓”號戰鬥一番後,向西南方向逃走,與300千米外的“老人星”號會合。“老人星”號的格蘭特艦長也知道自己的航速慢,火炮射速不如德艦,便在收容了“奧特朗托”和“格拉斯哥”號之後撤回了馬爾維納斯群島。斯佩因畏懼“老人星”號的12英寸巨炮,而且對眼前的戰果頗為滿意,所以未下令追擊,隻派速度較快的“萊比錫”號和“德雷斯頓”號向合恩角方麵搜索,自己則率其餘的3艘戰艦喜氣洋洋地返回了中立的智利港口瓦爾帕萊索加煤。至此,科羅內爾戰爭結束。

戰爭結果及評價

在這次海戰中,英國由於缺乏支援及力量上明顯的劣勢,損失了2艘裝甲巡洋艦,遭受了9月22日德國“U-9”號潛艇擊沉3艘裝甲巡洋艦後的又一次重大損失;而德國以其優勢的兵力,巧妙地利用距離、位置、光線和風浪,以3個人受傷的微弱代價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暫時奪取了南太平洋上的製海權。但是,這支德國艦隊在此次海戰中也元氣大傷,其8.2英寸口徑大炮的彈藥消耗了42%,在這一地區又無從得到補充;而英國人在經曆了此次恥辱大戰後,正派一支強大的艦隊趕來“複仇”,又一場戰爭即將爆發。

科羅內爾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