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與步、騎戰於平原曠野,必須用偏箱、鹿角車為方陣,以戰則勝。所謂一則治力,一則前拒,一則整束部伍也。法曰:廣地則用軍車。
“今譯”
凡是步兵或騎兵在平原上作戰,必須用偏箱、鹿角車擺成方陣,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這是因為這種方法一方麵可以保持戰力,一方麵可以阻止敵人接近,還可以掩護我軍保持戰鬥隊形。兵法說:開闊的地方就用戰車作戰。
“戰例”
晉涼州刺史楊欣失羌戎之和,為虜所沒。河西斷絕,帝每有西顧之憂,臨朝而歎曰:“誰能為我通涼州討此虜者乎?”朝臣莫對。司馬督馬隆進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若能滅賊,何為不任?顧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當聽臣自任。”帝曰:“雲何?”對曰:“臣請募勇士三千人,無問所從來,率之鼓行而西,稟陛下威德,醜類何足滅者!”帝許之,乃以隆為武威太守。隆募腰開弩三十六鈞,立標揀試,自旦至日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隆於是率其眾西渡溫水,虜樹機能等以眾萬騎,或乘險以遏隆前,或設伏以截隆後。隆以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用鹿角車,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轉戰千裏,殺傷以千數。隆到武威,虜大人萃跋韓、且萬能等率萬餘眾歸,隆前後誅殺及降附者數萬。又率善戎、沒骨能等與樹機能等戰,斬之,涼州遂平。
“戰例今譯”
西晉涼州刺史楊欣因和當地羌族關係惡化,被敵人所滅。河西(今甘肅武威一帶)被分割阻斷。晉武帝經常因西部局勢而憂慮,上朝時感歎道:“誰能為我討伐敵人,打開通向涼州之路?”朝廷大臣沒有一人回答。司馬督馬隆上前說:“陛下如能任用我,我能討平他們。”武帝說:“如果能打敗敵人,為什麼不任用呢?想聽聽你用什麼策略和方法啊!”馬隆說:“您如果能任用我,就應當讓我自己方便行事。”武帝說:“用什麼辦法?”回答說:“我請求召募勇士3000人,不要問他們從哪裏來,率領他們擊鼓西行,依靠陛下您的威風和道德,何愁敵人不被消滅呢?”武帝同意了,就任命馬隆為武威太守。馬隆招聘用腰開弩能拉開36鈞弓力的人,樹起旗標進行考試,從早晨到中午,選得3500人。馬隆說:“足夠了。”馬隆於是率領部眾西渡溫水(今南盤江),敵寇樹機能等率萬餘騎兵阻擊。敵人利用險要地形阻擋晉軍的去路,或者設伏兵攔截晉軍的後續部隊。馬隆依照八陣圖法製作偏箱車,在廣闊的地方,就用鹿角車設營;道路狹窄則做成木屋放在車上,一麵作戰一麵前進。弓箭所射達的地方,敵人應弦而倒;轉戰千裏,殺傷敵人數千。馬隆到達武威時,鮮卑部落大人萃跋韓、且萬能等前來投降的1萬多人。馬隆前後誅殺和降服敵軍數萬人,又把善戎、沒骨能等爭取過來,直接與樹機能作戰,將其斬殺,終於平定了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