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少年時光5天才的廚子(2 / 3)

雖然一不小心做了老師,但是並不能泯滅、掩蓋、掩飾,應該是妨礙,並不能妨礙哥咱是天生的廚子。想到這些就一直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惋惜,惋惜我們泱泱大國隻是多了個老師,但是少了一位能成為大碗級、大家級、大師級甚至世界級的頂級廚子。在兄弟能下地跑,也就是我六七歲的時候,有一天中午突然心血來潮,我竟然下廚房了,其實準確的說法是下火屋了。以前隻是看過俺娘做過飯,還沒有親身實踐過,那天竟那麼正兒八經有條不紊有板有眼的鼓搗起來,先是仔細的淨了淨手,這是必須的,哥咱從小就愛幹淨,不像有的孩子都十五六了還成天的要麼風噔鼻子要麼鼻子楞鼟。在鍋裏填好水以後把卷子放進二起裏(二起就是鋼精鍋用來放饅頭的那一層),然後放在大鍋的木頭箅子上,蓋上鍋蓋就開始點火。那時候還是用洋火,這次是哥用洋火的處女作,第一次劃都燒著手了,但我沒有哭,隻是眼淚不爭氣的嘩啦嘩啦落了一陣,實踐了幾次之後才明白先點著煊柴火再放大柴火。終於點著了,那個恣啊,直接是燒火是美麗的,做飯是幸福的。再往下做就簡單了,右手把柴禾放進灶闊口裏麵,左手拉著風掀。說到風掀,對現在的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其學名應該叫做風箱,是原來農村用大鍋燒火做飯的一種工具,那個時候農村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是用土坯或青磚砌成的灶台,旁邊放著一個風箱,其作用相當於一個鼓風機。風掀的外殼是一個作用如汽缸的長方形木頭箱子,中間有一個類似活塞的木頭裝置,燒火時其被推進和拉出,活塞上綁上雞毛鴨毛或鵝毛等,確保活塞在其通道上既不透風灑氣又潤滑。木頭箱子的兩端各有一個小正方形的氣閥:當活塞被拉出時,空氣從遠端被吸進來,當它被推進時,空氣則從近側被吸進來。在向裏和向外的兩個衝程中,空氣被吸進木頭箱子,而在這兩種情況下被壓縮部分的空氣被推進到一旁的側室中,並在那裏通過排氣口被噴射到灶堂中,從而進行鼓風,並且是推拉得力度越大,送出的風量越大,把灶堂中的柴火越吹越旺。後來,農村也逐漸使用蜂窩煤爐、液化氣灶、電磁爐,不過風掀一直沒有下崗,因為,老百姓都說還是用柴火蒸出來的饅頭有嚼頭,用柴火熬出來的稀飯香,用柴火燉出來的小老母雞更有滋味。這個時候,兄弟是蹲在一旁看我表演的,那個聽話啊還從來沒有過。等到鍋蓋上有熱汽冒出來,我想幹糧該透了,從這點看,還真是天生的廚子啊——自解其義嘛,於是親自停止了此項操作。這時,我那睿智的小腦子又開始嘀咕:是不是還應該有點菜啊,應該,太應該了,沒菜那飯死咽啊!想到這就牽著兄弟去找菜,家裏正好有大白菜,真是天生的廚子啊,不知怎麼的就無師自通:先把白菜外層的老白菜幫子扒掉,然後切成白菜絲,又找來一段蔥切成蔥花,完備後把大炒勺放在大灶闊旁專門用來炒菜的小灶闊上,點上火,有了剛才點大灶闊的經驗,這次沒再燒著俺那小爪子,相當的輕鬆簡單。等鍋幹了後倒上油,雖然這是哥的第一次,別想多了,不是那個第一個次,但是油倒的既不多也不少——正好,我以為,吃飯的時候俺娘還表揚我了,她是這樣對俺爹說的:你知道俊馳子為啥炒得這麼好吃嗎?他把賣油的都倒上了。等鍋裏冒出一縷青煙後放上了蔥花,有了香味後放進切好的白菜,炒了一段時間後倒上醬油,看到鍋有些幹稍稍有些糊味就放上了稍許水,注意是稍許,如果問稍許是多少,稍許就是不多也不少,說白了稍許就是正好,說含蓄點稍許就是火候,說大發一點稍許就是經驗,說強壯一點稍許就是藝術。待有八成熟的時候又放了適量的鹽,注:適量等同上麵的稍許,又炒了幾下出鍋。雖然是處女秀,但一切是那麼的自然,一切是那麼的順暢,一切是那麼的完美,寫到這兒我又忍不住的讚美——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優秀的天才廚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