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和市中心的地盤仍在德軍手中。大批德軍步兵和坦克正在維什涅瓦亞山穀、紅十月鎮的公墓一帶以及多爾吉衝溝和克魯多衝溝集結,拖拉機廠和”街壘“工廠處於強大攻擊的威脅之下。同時,集團軍的右翼奧爾洛夫卡地域也處於德軍的攻擊威脅中。
9月29日,德軍集中了大批兵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對第62集團軍的右翼奧爾洛夫卡地區展開了進攻。顯然,德軍決心消滅在奧爾洛夫卡突出部防禦的蘇軍。因為這個突出部直接威脅著在戈羅季謝地區集結的德軍集團。如果蘇軍從北麵進攻,衝過來與奧爾洛夫卡突出部的部隊會師,那麼,前出到伏爾加河邊的德軍有一大部分就會被截斷,而德軍主要集團的左翼就會被包抄,保盧斯預見到了這種危險,於是他組織了德坦克第16師和步兵第389師以及”什塔赫爾“突擊集群向奧爾洛夫卡突出部發起進攻。
戰鬥很快變得激烈起來,雙方為爭奪這塊具有重要意義的地區展開了頑強的搏鬥。德軍進攻前,使用航空兵火力和炮火進行了轟炸,在奧爾洛夫卡地區設防的蘇步兵第315師和摩托化步兵第115旅傷亡很大,但他們仍然堅守著陣地,德軍從東北和西麵兩個方向發起不間斷的衝擊,一次次都被頑強抵抗的紅軍戰士擊退。後來,德軍突破了防禦部隊的戰線。推進至鐵路線,並以鉗形攻勢很快就要在奧爾洛夫卡以東會合。蘇軍在被包圍的威脅下,不得不退卻。
10月2日,德軍占領了奧爾洛夫卡,來不及撤退的部分防禦部隊在這個地區西北被包圍。被圍的紅軍戰士從10月2日至7日與敵人的優勢兵力拚死血戰,直至彈盡糧絕。7日夜,他們殺開一條血路衝出包圍圈,撤到拖拉機廠北部,但幸存下來的僅有220人。
30日夜,由C·C·古裏耶夫少將指揮的近衛步兵第39師渡河來到右岸,加入了守衛城市的行列。這個師的各團隻補充了一半,有些連僅有40-50人。但是卻有極強的戰鬥力。該師一到就接到命令,立即作為第二梯隊部署在斯梅霍特沃羅夫少將指揮的步兵第193師後麵。因為在10月1日、德軍楔入了步兵第193師的戰鬥隊形,並嚴重地威脅著”紅十月“工廠。古裏耶夫少將立即帶領部隊在哈薩克街至班內溝正麵,”紅十月“工廠以西展開,在”紅十月“工廠的各個車間裏構築工事,建成火力支撐點,直接在工廠車間裏進行防禦。
10月2日,古爾季耶夫上校指揮的步兵第308師的2個團渡河到達右岸,向”街壘“工人新村區域的敵人發動了攻擊。攻擊部隊突破了德軍在工人新村區域的抵抗,為爭奪每所房子,每座建築物展開了激烈戰鬥。日終之前,該師肅清了”街壘“工人新村絕大部分地區的法西斯分子。德軍趕快調來部隊進行反撲,阻止了該師繼續發展進攻。
獨立步兵第42旅整編後回到右岸,也參加了這次反擊,後來,該旅編入步兵第308師。
當天,斯梅霍特沃羅夫少將指揮的步兵第193師與猖狂進攻的德步兵和坦克進行了力量懸殊的戰鬥。激戰發展到白刃格鬥。侵略者在付出了很大代價之後,才在日終前前出到柴可夫斯基大街和比布列伊斯基大街。
同一天,在巴秋科和羅季姆采夫師的接合部,法西斯分子采取了出人意料的鬥爭方式。一個營的德軍士兵,換上紅軍軍裝,衝過蘇軍的戰鬥隊形,撲向克魯多衝溝,並迅速向伏爾加河推進。可是,敵人狡詐的手段並沒有得逞,這幫惡棍被巴秋克的幾個預備連徹底消滅了。
德軍繼續調集部隊,準備對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街壘“工廠和”紅十月“工廠實施猛烈突擊。還在9月29日下午,德軍幾百架飛機轟炸了拖拉機廠,廠區頓時成了一片火海,10月3日,德國法西斯兵團竭盡全力,企圖突入拖拉機廠。但每一次進攻都遭到了斯大林格勒保衛者的迎頭痛擊。由戈羅霍夫上校率領的北方集群在工廠北麵和西北麵設防固守,兵力損失嚴重的步兵第112師負責防守工廠的西接近地。他們頑強地阻擊著敵人的猛烈攻擊。
在”街壘“工廠和矽酸鹽廠地區,步兵第308師抗擊著敵人越來越瘋狂的強攻,並堅持了18個小時,到10月3日晚,德軍從兩翼包抄過來,該師被迫撤到下烏金斯卡亞街以南的鐵路線,而左翼退到了文尼察街。
10月3日整個一天,步兵第193師在”紅十月“工人新村地區作戰,與敵人爭奪公共澡堂和工人食堂。公共澡堂曾易手數次,但最終仍在紅軍戰士手中。步兵第193師各團剩下的戰士平均隻有150-200人。近衛步兵第39師同樣在抗擊著敵人向”紅十月“工廠實施的進攻,多次擊退了德國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