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轉戰千裏(1 / 2)

[bookid=3227020,bookname=《異次元旅客》]

陳思連忙向趙雲道謝,袁紹軍見主將身死,紛紛投降,陳思又著手命人安排善後事宜,將留在深坑內的寶箱收入手鐲中,之後再帶著俘虜回到鄴城。

第二日,鄴城居民聽說昨晚氏族造反,見街上士卒挨家挨戶搜查,將昨晚各大氏族餘黨一一緝拿,有張貼告示,上書今日午時三刻,將昨晚參與造反的氏族在城內軍營前梟首示眾,又命軍士將內容講給那些不認字的老百姓聽。

而此時,州牧府內,鄴城內大小官員赫然在列,隻見陳宮說道:“昨夜雖然擊退來開偷襲的袁紹軍,讀修斬殺了大將朱靈,但接下來就要應對袁紹帶大軍前來複仇了。”

韓馥說道:“軍師不用擔憂,馥在離開長安時,袁紹兵馬隻有三萬餘,且糧草不足,此番偷襲失敗,必不敢輕易出兵。”

陳宮說道:“既如此,小心無大錯,也請主公安排探馬,打探消息。”

呂布說道:“就按軍師之計行事。不過,之前韓大人能夠堅守節操,沮授和耿武也是有功之人,上陣殺敵的將士各自有賞,此事交由軍師處理。”

之後,各位官員將冀州內糧草、軍力、人口等一些事情請呂布批準之後,時至晌午,才紛紛散了。

陳思回到自己家裏,將眾人屏退,從手鐲裏拿出寶箱,打開後,獲得了兩千五百的功績點,看自己的等級也隻差一些就到LV16,然後計算時間,還有倆個月就可以離開三國,回到空間了,想著想著就沉沉的睡過去了。

直到傍晚,府內家丁前來叫醒陳思,說陳宮先生在前廳等候大人,有要事商議。陳思這才起身洗漱整理一番,往前廳而去。

陳思從屏風後走出來,見到陳宮坐在廳前啜茶,行李說到:“讀修來晚,有勞公台兄久等。”

“無妨!不過此次前來,有一事於讀修商議。”

陳思端起侍女奉上得熱茶,喝了一口說到:“何事?”

“之前讀修說天子在董卓舊部李傕、郭汜護送下,返回洛陽,當時袁紹來攻行事不便,而今不知讀修有何打算?”陳宮問道。

“安忍不動,靜觀其變。”陳思回答。

“公台願聞其詳。”

“董卓死後,聯盟解散,天子返回一片焦土得洛陽,諸侯中卻未有一人將其帶回自己領地,由此可見,諸侯已經達成共識,或者說相互忌憚;況且亂世之中,地盤、兵馬、錢糧才是根本,天子雖有大義之名,卻無錢糧兵馬,哪家諸侯若要接來,就要麵對再一次得討伐,畢竟董卓得前車之鑒都是有目共睹;況且,天子蒞臨,到時,軍隊歸誰指揮?政令由誰頒布?還有一點,冀州初得,民心未穩,還有河北名族袁紹在一旁虎視眈眈,若我等大軍前往洛陽,袁紹絕對會帶軍攻占冀州。所以,我決定先放任事態進行,而吾等先發展冀州,攻略附近州縣壯大自身,等時機成熟再迎接天子回來,挾天子以令諸侯。”陳思分析道。

“讀修之言大妙,與公台不謀而合,隻是對漢室未免有些不敬。”陳宮笑吟吟得說。

“難道公台就對漢室衷心?”陳思嗤笑一聲,接著說“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現如今,漢室氣數已盡,正是群雄並起,逐鹿中原之時。”

陳宮頷首,說到:“即如此,就讓我等輔佐主公成就霸業,我等也當個開國功臣。”

倆人意見一致,又閑聊一會兒,陳宮告辭,陳思送了一陣,回到自己寢居,又是一頭倒下去夢周公。

接下來幾天,平靜度過。不過好景不長,第六天,探子報袁紹在汝陽興兵三萬,親率而來,更有大將顏良、文醜,謀士郭圖、田豐隨軍前來攻打冀州。

當夜,呂布請陳宮、陳思兩位軍事,張遼、高順二將,還有從事韓馥、長史耿武、騎都尉沮授還有別駕閔純前來州幕府議事。

呂布首先開口道:“相信各位都已經看過探報了,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別駕閔純說:“冀州糧草充足,可供三萬大軍十年之用,而袁紹遠道跋涉而來,我等應堅守不出,等其糧草耗盡退卻之時,在領軍銜尾追擊。”

陳宮也說到:“此計可行。”

陳思見呂布眉頭緊皺,知道固守政策不符合進攻派得呂布,但因自己再過一段時日就要離開,沒有必要冒險,因此一語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