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對敵軍作戰,如果敵軍一時獲勝而我軍暫時失利了,不可被敵軍嚇住而不敢再戰,應積極從失敗中尋找有利的條件,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應當及時重新整頓軍隊,修理好武器,鼓舞士兵鬥誌,等待敵軍出現鬆懈失去警惕時,發起猛烈地襲擊,就能奪取勝利。正如兵法所說:“在不利的情況下從中考慮到有利。”

晉惠帝司馬衷(259年—306年),字正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晉武帝第二子,癡呆不任事。太熙元年(290年)即位,在八王之亂中(301年正月)被趙王叔祖司馬倫篡奪帝位,以之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墉城。後司馬倫病死,晉惠帝複位,又由諸王輾轉挾持,形同傀儡,受盡淩辱。光熙元年(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相傳被越毒死。的因素,禍患就能夠排除了。”

西晉末年,河間王司馬隅占據著關中,派遣將領張方前去攻打長沙王司馬義。於是張方率兵從函穀關挺進了河南郡,晉惠帝派左將軍皇甫商率軍與之對抗。張方發奇兵偷襲而擊潰皇甫商,於是乘勢攻進京師洛陽。司馬義奉惠帝之命討伐張方於洛陽城內,張方部隊望見惠帝乘坐的車駕,都驚怕得向後逃奔,張方竟然無法製止,潰不成軍,在大街小巷躺滿死傷的士卒。張方率領餘眾退守十三裏橋,此時士氣低落,由於遭受嚴重挫傷,士兵無心再戰,許多人都勸說張方趕緊乘黑夜逃走。但張方卻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但當前最要緊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做到轉敗為勝。我們現在就要向前一點更靠近敵人安營紮寨,出乎敵軍的意料之外,這正是兵法上所說的出奇製勝的戰法。”張方於是經整訓後率眾乘夜秘密進軍,在離洛陽隻有七裏的地方才停下。司馬義因為剛剛殺退了張方軍打了勝仗,便對張方所部的動向放鬆警惕,突然獲悉張方營壘就在距城很近已經築成,驚慌中匆忙出城應戰,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逃。

函穀關

函穀關是我國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穀中,深險如函,故稱函穀關。這裏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裏又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

59.進戰

【題解】

劉伯溫認為,與敵軍作戰,我軍快速進攻敵軍是有條件的,即確實有戰勝的機會,如能把握住這樣的時機,就一定能取勝。唐朝初年,東突厥不斷南下襲擾,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靖為統帥,向東突厥發動大規模進攻。李靖善於捕捉有利戰機,他利用唐使“慰諭”突厥從而造成其喪失警惕而“不虞官兵”的可乘之隙,采用突襲戰法,出其不意地殲滅了突厥主力。

【原文】

凡與敵戰,若審知敵人有可勝之理,則宜速進兵以搗之,無有不勝。法曰:“見可則進。”【1】

唐李靖【2】為定襄道行軍總管,擊破突厥,頡利可汗【3】走保鐵山,遣使入朝謝罪,請舉國歸附【4】。以靖往迎之。頡利雖外請朝謁,而內懷遲疑。靖揣知其意。時詔鴻臚卿唐儉等慰諭之。靖謂副將張公謹曰:“詔使到彼,虜必自安。若萬騎齎二十日糧,自白道【5】襲之,必得所欲。”公謹曰:“上已與約降,行人【6】在彼,奈何?”靖曰:“機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輩何足惜哉!”督兵疾進,行至陰山,遇其斥候千餘,皆俘以隨軍。頡利見使者大悅,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鋒乘霧而行,去其牙帳七裏,虜始覺,列兵未及陣,靖縱兵擊之,斬首萬餘級,俘男女十餘萬,擒其子疊羅施,殺義成公主。頡利亡去,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擒之以獻。於是,斥地自陰山北至大漠矣。【7】

【注釋】

【1】見可則進: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

【2】李靖:唐初大將,唐代著名軍事家。著有《李衛公問對》。

【3】頡利可汗:東突厥最高統治者。

【4】歸附:歸順,歸降。

【5】白道:指陰山南北的重要通道,今內蒙古呼和好特西北。

【6】行人:使者,指唐儉等。

【7】戰例出自《舊唐書·李靖傳》。

【譯文】

與敵軍作戰,如果察知確能有戰勝敵人的可能機會,就應盡快地出兵攻打,這樣就沒有不勝利的。正如兵法所說:“發現有可能戰勝敵人的機會,就迅速進攻。”

唐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作為兵部尚書的李靖此時出任了定裹道行軍總管,率軍擊敗了東突厥。東突厥首領頡利可汗率眾退到鐵山據守,然後派遣使者到唐朝請罪投降,表示願意舉國歸順。唐太宗讓李靖前去迎接。頡利可汗雖然表麵求投降,但內心裏卻猶豫不決,還想著別的打算。李靖看透了他的心思。此時,太宗詔命鴻臚卿唐儉等人前往突厥進行安撫和宣諭。李靖對他的副將張公謹說道:“皇帝派遣的使者到達突厥,敵人必定放心不會戒備。如果我們選派萬名騎兵帶上二十天糧食,從白道方向突然襲擊,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張公謹不無疑慮地說:“皇帝已經如約接受突厥來降,而我們的使者又在那裏,一旦行動,使者不是很危險嗎?”李靖回答說:“戰機不可錯過,漢初韓信就是抓住這樣的戰機才打敗齊國的。唐儉這些人犧牲了又有什麼可惜的呢?”於是,李靖揮軍急進,抵達陰山時,遇到突厥一支千餘人的偵察部隊,李靖軍把他們全部俘獲而隨同唐軍一起行進。頡利可汗見到唐朝使者唐儉等人後,非常高興,根本沒有想到唐軍會偷偷來進攻他。李靖的前鋒部隊在大霧天氣中前進,當距頡利可汗官署處所僅七裏的時候,突厥兵才發覺唐軍。頡利可汗的軍隊還未擺好陣勢之時,李靖指揮唐軍猛烈衝殺過去,結果殲滅萬突厥軍一萬餘人,俘獲十多萬降兵,活捉頡利可汗之子疊羅施,殺死頡利可汗之妻隋朝義成公主。頡利可汗單槍匹騎倉皇向西逃去,後來也被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擒獲。這一戰的勝利,為朝廷開拓了一大片自陰山向北直連到大沙漠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