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愣的看著那些原稿,心中卻不斷的問自己,自己還行不行。也許他已經不再相信自己,不過妻子還相信他,那位紐約的編輯也相信他,他決定不放棄,每日寫1500字。
等待消息總是煎熬的,當他以為又會失敗時,這一次他成功了,出版公司預付了2500美元,這相當於他一年的年薪。
這名工人創造了《肖申克的救贖》、《閃靈》等太多的經典作品,是的,這名工人就是史蒂芬·金。他的第一本恐怖小說《魔女嘉莉》賣出500萬冊,後來還被買走電影版權,成為1976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從此傳奇開始。
【掌控者考場】
總有些時候我們不願意說任何話,隻是低頭做自己的事,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那種感覺就好像是自己變成一個隻會幹活的啞巴,而不停地勞動在慢慢刺激著我們語言表達的願望。與此相反的時候有時候我們喜歡滔滔不絕的和人對話,而就是在這種對話中,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
其實說和做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對互相關聯的矛盾體。彼此相輔相成,說是為了表達自己做的意願,而做事為了自己有資本的說。其關鍵就是如何做和如何說。說的再好,終究還是要看你怎麼做,如果你做的不給力,那麼就算是說的天花亂墜也沒有;反過來做的再好,卻沒有相對應的說來為你宣揚,那麼你的做很可能就會被別人頂替。
縱眼現在的職場,凡是隻會耍嘴皮子的隻不過是小醜,而那些隻知道埋頭苦幹的全都變成了老黃牛,隻有那些連說帶練的真把式們才是真正的混的風生水起的。
你是一個行動派嗎?
所謂的行動派就是那些雷厲風行的一類人,在工作中他們就是扮演的急先鋒的角色。不管是遇到什麼事情,隻要領導一聲令下,絕無二話立馬就衝了上去。在他們看來隻有行動才是自己最好的方式,這種人就好像是古代的那些好勇鬥狠的武將,最大樂趣便是上陣廝殺。
你是一個理論派嗎?
與行動派相對應的就是理論派,他們在遇到狀況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先從理論上分析,找出各種原因,再分析出之後的各種可能性,然後再研究出理論上的各種解決方式,等到把各種細節都研究出來之後,事情早就已經被解決了。
你會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進行自我激勵嗎?
生活並不完美,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放置到工作中來看就是,每個人的工作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畢竟這個世界都是不完美的,不要太過強求,偶爾的失敗也可以看作是為了未來的成功過積累經驗。
你激勵自己之後會怎麼做?
許多人在自己失利的時候都喜歡用一些比較勵誌的話來激勵自己,這件事本無可厚非,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大部分人都容易把激勵本身當作了行動,也就說在激勵之後再沒有任何行動了,並不向著激勵的方向去努力。這樣最後的結果就是言行不一,依舊是在原地踏步。
說還有另一個含義,你知道嗎?
在職場中難免會遇到站隊的情況,有一些領導總是喜歡拉幫結派,把屬於自己的人和不屬於自己的人劃分的很清楚,這個時候就是非讓你表態不可了。可能你根本就不喜歡搞這些東西,也可能這個領導並不是你欣賞的,但是這個時候你是必須表態的。那麼你要怎麼辦?
你說的做,是否是馬上就做?
當你被下達了一份新的任務的時候,你會不會跟領導說,我大概什麼什麼時候做?或者是說我應該能在什麼時候完成。記住這些都是要不得的,領導需要的不是你不確定的語氣,而是,馬上,立刻諸如此類。
【指點迷津】
身處職場之中,不僅僅是要說好,還要做好。一個大家公認的事實就是,當你不僅會說話而且有能力,能把事情做的很好的話,那麼你勢必就會受到領導的賞識。
想要做到這些,其實並不是說很難,首先一定不會要拖延工作,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接到手裏的工作一定要最短時間內完成。然後就是不要因為自己認為在理論上完成了工作就覺得是真的完成了。因為唯有實踐才是檢驗理論的正確途徑,當你自己說出來之後,一定要親自去做一下才行。
【黃金悟語】
當你把雙手舉過頭頂的時候,手比頭高,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必須意識到的一點是,有多少時間是你會把手一直舉過頭頂呢?所以手和口各有各的重要性,哪一個都是不容忽視的。手代表著做,口意味著說。
當你身處職場內部的時候,有些事就是需要你先滔滔不絕的說上一番,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想法和規劃一下前景,然後就是需要你認真的去做了。有些時候,更是需要你邊做邊說,就好像講解一樣。說是為了做打下基礎,而做又是驗證說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