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非常規武器(2)(2 / 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最早進行生物武器研製,製造了一批生物戰劑。當時,德軍間諜攜帶了生物戰劑,秘密地趕到英、法聯軍的騾馬集中地,在騾馬飼料中撒入生物戰劑——馬鼻疽杆菌,結果使幾千匹騾馬得病而死亡,影響了英、法聯軍的軍事活動。德軍開創了生物戰先例。

四、生物武器小家族

1.細菌武器

生物戰劑中最重要的就是細菌。細菌是地球上起源最早的細胞生命形態。細菌很小,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在眾多的細菌中,存在著諸如鼠疫、霍亂等有害細菌,而細菌武器就是由這些有害的致病細菌與施放裝置組成的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病毒武器

病毒是生物戰劑的又一類物質,它沒有細胞結構,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生物。病毒廣泛存在於大自然中,可以感染一切動植物及微生物。用做病毒武器的病毒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天花病毒和引起腦炎與出血熱的病毒。

3.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是運用先進的遺傳工程技術,人為改變致病微生物的遺傳基因,製造出來的危害更大的生物武器。它通過人工、飛機等方式把這些改變過基因的微生物戰劑投入江河、城市,讓病毒自然擴散繁殖,使人、畜在短時間內患上一種無法治療的疾病,從而使人喪失戰鬥力。這種武器甚至比核彈的殺傷力還要大幾十倍,一旦投入戰場,將使未來戰爭發生巨大變化。

(第四節)

一、動能武器

動能武器的原理十分簡單,說白了,它和飛鏢傷人的道理完全一樣。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根據動力學原理,一個物體隻要有一定的質量和足夠大的運動速度,就具有相當的動能,就能有驚人的殺傷破壞能力,這個物體就是一件動能武器。所謂動能武器,就是能發射出超高速運動的彈頭,利用彈頭的巨大動能,通過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毀目標的武器。這裏最重要的一點是動能武器不是靠爆炸、輻射等其他物理和化學能量去殺傷目標,而是靠自身巨大的動能,在與目標短暫而劇烈的碰撞中殺傷目標。所以,它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常規彈頭或核彈頭的全新概念的新式武器。

二、激光武器

用激光做武器的設想是基於激光的高熱效應。激光產生的高溫可使任何金屬熔化。同時激光以光速(每秒鍾30萬千米)直線射出,延時完全可以忽略,也沒有彎曲的彈道,因此不需要提前量,簡直指哪打哪。另外,激光武器沒有後坐力,可以迅速轉移打擊目標,還可以進行單發、多發或連續射擊。激光武器的本質就是利用光束輸送巨大的能量,與目標的材料相互作用,產生不同的殺傷破壞效應,如燒蝕效應、激波效應、輻射效應等。

三、微波武器

微波武器由能源係統、高功率微波係統和發射天線組成,主要是利用定向輻射的高功率微波波束殺傷破壞目標。它猶如無形的“神鞭”,既能進行全麵毀傷、橫掃敵方電子設備,又能實施精確打擊、直擊敵方信息中樞。可以說,微波武器是現代電子戰、電磁戰、信息戰不可或缺的基本武器。

四、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指為達到使人員或裝備失能,並使附帶破壞最小化而專門設計的武器係統。按用途非致命武器可分為反裝備和反人員兩大類。目前,國外發展的用於反裝備的非致命武器主要有超級潤滑劑、材料脆化劑、超級腐蝕劑、超級粘膠以及動力係統熄火彈等。

五、氣象武器

氣象武器是利用氣象有害的一麵而產生出來的一種新概念武器。氣象武器主要包括人工降水、人造幹旱、人工造霧、人工影響台風、人造臭氧層“空洞”以及人造地震等。但是大氣是一個非常巨大的係統,如果一旦使用失誤,或者對天氣情況把握不準,就可能弄巧成拙,使天氣產生逆轉,即向不利於己而有利於敵的方向轉化。由此看出,氣象武器是對敵我雙方具有雙重危險的武器。

六、粒子束武器

粒子束武器是用粒子加速器把粒子源產生的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並用磁場聚焦成密集的束流,直接地或去掉電荷後射向遠距離目標,在極短時間內把極多的能量傳給目標,以此摧毀目標或對目標造成軟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