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國家安全戰略(二)(1 / 2)

五、情報戰

知識經濟時代的最大財富是知識,是信息,因此通過各種手段獲得情報是很多國家和企業為了立於不敗之地采取的重要措施。

美國的間諜係統在全球搞竊聽活動。“這個全球監視係統覆蓋了整個地球,它使用的是國際通訊衛星組織的衛星,這些衛星負責傳送全球大部分的衛星電話通信、因特網上通信、電子郵件、傳真和電報。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和美國五個國家分享這項成果。”這是歐洲議會1997年12月發表的《對政治控製技術的評估》報告中的一段話。這份報告在歐洲公眾中引起了騷動。在布魯塞爾,繼發表了這項報告之後,歐洲議會就這個異乎尋常的監視係統及其對個人自由及世界經濟戰造成的影響進行調查。在法國,政界和經濟界人士已經對下述情況感到氣憤:美國通過倫敦獲得了無數情報,從而打亂了全球的競爭秩序。

據法國《解放報》1998年4月21日報道,美國“梯隊”間諜係統並不是最近才建立的,它是1948年美、英、澳、新、加五國簽署的英美安全條約的產物,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收集蘇聯及其盟國的軍事情報。冷戰結束後,人們原以為這個間諜網的活動會有所減弱。但事實上,它的活動已經轉向了非軍事的特別是經濟方麵情報的收集。阿蘭·蓬皮杜說:“實際上,最近3年,美國的‘梯隊’情報係統的活動重又活躍起來了,借助衛星網,其情報收集能力也擴大了。”

長期以來,這個情報怪物一直在“監聽”電磁波通信。這個情報係統在全球共有6個基地,其中兩個在英國。這些基地最終要把它們的情報傳送給美國國家安全局。基地利用全球大的電話電報公司使用的國際通訊衛星組織的25個地球同步衛星,可以截獲各類通信信息。基地還可以利用美國國家安全局在70年代建立的“旋渦”式間諜衛星網獲取情報。除了截獲情報之外,這一情報係統還采用了對所獲情報進行分類的方法。在衛星進行了第一步的工作之後,計算機係統先把所有的電話通話都接收進來,然後通常利用電話中的某個關鍵詞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所有這些情報篩選一遍。任何一個基地,要想把電話通話中聽到的“毒品”這個字眼的所有電話都記錄下來,工程師隻需把“毒品”這個詞輸入進去就可以了。然後,再根據這些通話的重要性將它們分類。即便目標雙方沒有說出“毒品”這個字眼,但如果通話是圍繞著毒品這個問題談的,那麼,計算機也可以明白通話的整個意思,並將這段談話篩選出來。

如果人們對新技術、建築業、某個公司可能會簽署什麼合同感興趣的話,也可以通過這種辦法得到這方麵的情報。美國人把他們感興趣的情報留下來,並把截聽到的情報再分發給他的四個夥伴。

經濟領域這場智力的角逐仍在繼續。1997年2月,英國的一份專業性雜誌也曾透露,歐盟曾決定“秘密”建立一個國際電話監聽網,並與美國聯邦調查局合作。

除了以國家為單位大搞情報戰之外,企業界的情報戰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據美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1998年2月23日報道,在美國,商業秘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被獵取的目標,越來越多的公司重視采用各種新方法來刺探競爭對手的秘密,同時加強防範措施以免內部秘密被竊取。美企業界間諜也開始越來越受到青睞,為公司提供情報服務的情報谘詢員和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有關爭奪商業秘密的較量今後肯定會激化。

這一報道舉了一位美國著名企業間諜哈羅德·沃登的例子。他是一位講話細聲細語的工程師,曾在紐約州羅切斯特的伊士曼柯達公司工作了28年。他的第二職業是竊取商業秘密。

沃登曾是一名重要主管,他幫助設計了一台代號為401機器的絕密裝置。柯達公司耗資數百萬美元研製的這種裝置用於合成一種名叫醋酸酯的化合物。因為醋酸酯是照相膠片的基本組成材料,所以如果公司能夠生產出能使膠片表麵更平滑、品質更好和價格更便宜的醋酸酯,就會占有巨大的市場優勢。

沃登在1992年51歲告退以後建立了一家谘詢公司,在紐約和南卡羅來納均設有辦事處。他背著以前的老板開始雇用柯達公司的雇員和數十位退休的同事,以向他源源不斷地提供有關401機器和其他敏感項目的專利信息。他把蓋有“保密”字樣的製圖和文件賣給柯達公司的競爭對手。柯達公司在起訴中宣稱,沃登的主要客戶裏就有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業公司下屬的歐洲各分公司。沃登承認自己犯有把偷來之物向國外轉移的罪行,並從1998年2月初開始在監獄中服刑1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