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亟待製定的發展戰略(三)(3 / 3)

6.劫機

無論是70年代還是80年代,劫機事件一直沒有銷聲匿跡。偶爾會有劫機犯是為索取贖金,但一般說來劫機犯會提出恐怖分子愛提的典型的政治要求。他們想顯示自己的力量和聲勢,宣揚自己的意識形態。

打擊劫機者的行動往往迅速而頗有成效。今天,劫機的威脅仍未徹底消除,盡管這類事件發生的頻度降低了。

7.海盜

這種形式的犯罪似乎早已被世人遺忘。70年代中期又死灰複燃,有人用快艇或者漁船從南美或中美洲向美國非法販運毒品,海盜們在公海或港口將這些販毒船截獲,殺死船主和水手。類似這樣遇難的船隻已有數千艘。

搶劫船隻現象蔓延到狹窄的通航運河。成千上萬個來自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移民不願放過利用滿載珍寶和貨物的船隻發財的機會,這些船隻往往停泊在港口或低速航行。今天,這種形式的犯罪已日益減少。

現在還有這樣一種說法:東南亞的海盜行為被一些同軍隊有聯係的犯罪集團操縱。犯罪學家得出結論:在世界各地同時發生海盜襲擊現象絕非偶然,這些犯罪分子的行動顯然受同一個中心控製。

8.搶劫地麵交通工具

在一個國家範圍內劫持貨車可以算是偷竊行為。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貨車長途跋涉從東歐到西歐,或從中亞共和國到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都是常事。遺憾的是,貨車失蹤事件的發案率和貨流量的增長成正比。

究竟這類犯罪的規模有多大,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有一點不容樂觀,由於邊境越來越開放以及團夥犯罪日益嚴重(尤其是在東歐國家),這種犯罪今後將更為猖獗。

9.騙保

保險業現已成為國際性的行業,世界各國因這類犯罪而蒙受的損失難以估量。目前,澳大利亞每年因保險業詐騙損失17億澳元,美國每年損失多達1000億美元。

犯罪團夥通過聯合保險領域的一些小型經營者或打入保險界的途徑參與保險業詐騙。

10.計算機犯罪

守法的商業組織和政府機構剛剛涉足計算機服務領域,黑手黨的魔爪也伸了過來。犯罪團夥之手伸向了因特網。盡管現在很難判斷,因特網絡受刑事犯罪的侵害有多大,但犯罪團夥正充分利用該網絡的各種功能。

目前犯罪學家隻對那些為個人牟取暴利而非法利用因特網的個體犯罪進行了研究。每年,因計算機犯罪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80億美元。嚴峻的形勢要求人類刻不容緩地尋找保護這一領域的方法。

11.生態犯罪

全人類都是生態犯罪的犧牲品。忽視生態標準、同監督生產係統的人相互勾結的企業是這類犯罪的主要肇事者。當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時候,這一點變得尤為明顯。在發展中國家,要麼沒有生態監督機製,要麼就是形同虛設,為外國生產者所控製。貧困的人民更青睞能保障他們就業和國民產值增加的工業化,犯罪團夥在這一領域找到了機會,特別是在運輸和藏匿危險品方麵。

12.販賣人口

這類日益猖獗的犯罪包括販運非法移民、賣淫女,販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到生存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充當勞工或從事家庭服務,販賣兒童供人收養,等等。犯罪分子從中牟取暴利。

有許多法律規定取締這類犯罪。隨著一些國家邊境日漸開放,這方麵的法律也日益嚴格。但由於第三世界國家的居民力圖到相對富裕的國家,這個問題依然嚴峻。非法販運人口多由犯罪團夥操縱。通常,那些滯留在發達國家的人都沒有正當工作,他們漸漸成為受剝削的階層,參與犯罪,破壞社會秩序。

13.人體器官交易

眾所周知,第一例腎髒移植手術是在1954年進行的。迄今為止,全球已經做了近50萬例腎髒移植手術。移植成為醫學界一個密不可分的領域,提供器官的行業也應運而生。

美國大約需要1.2萬個人體器官。因此,非法提供移植的器官能帶來高額利潤。這種交易也漸漸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為得到供移植的器官,犯罪分子不惜殺害無辜。更為可悲的是,貧窮家庭的孩子為了少得可憐的酬金把自己的器官當作商品。

新聞媒介披露非法交易人體器官的犯罪行徑後,一些國家建立了專門委員會來製定整頓這一領域的法令。大量的資料顯示,從第三世界國家非法購買人體器官受西歐一些國家犯罪團夥的控製。

14.非法販賣毒品

在全世界流通的毒品價值有3000億—5000億美元。1961年的世界毒品公約和1988年的聯合國反對非法販賣毒品公約,為國際監督奠定了基礎。但由於以下原因,對販毒的監督難遂人願:

——由於缺乏必要的資金,聯合國不能監督打擊販毒的國際文件的執行情況;同時,國家和地區性的禁毒計劃得不到撥款,無法發揮效力。

——各國對待打擊販毒的態度相去甚遠。一些國家堅持禁止,而另一些國家則主張控製和容忍。

——許多國家缺少執行國際協定所必需的法律和技術基礎。

15.虛假破產

日益國際化的貿易把虛假破產從局部犯罪變成了國際性的犯罪。目前尚未統計這種犯罪的實際規模。抽樣調查表明:黑手黨在購買企業後使其破產,獲益頗豐。今後必須由各國聯手才能改善這種局麵。

16.參與合法經營

販毒集團和其他犯罪團夥控製著大量企業。據粗略統計,僅靠毒品交易的收益就能向合法的市場投入2000億—5000億美元的資金。犯罪經營的增幅和合法經營的增幅成正比。這種情況如果繼續下去,從理論上說,整個世界經濟處於犯罪團夥控製下的日子已為時不遠了。很難斷定,公司老板與毒品販子是否有聯係,也不知道犯罪分子是否會為藏匿贓款而收買企業。現在有這樣一種說法,每天在各國間流動的資金,有一半是在經濟特區“洗錢”。

17.貪汙受賄,向社會活動家、黨務活動家、官員行賄

目前在一些國家,向官員行賄不受處罰,但其他種類的賄賂均屬刑法規定的處罰範圍之內。犯罪人員打著代理費、谘詢費、中介費和法律谘詢等幌子行賄。行賄受賄在世界各地無處不在。

商人和投資商經常說,如果不違反業務所在國的政治和經營規則,就無法搞好生意。

(二)八國集團關於打擊電腦犯罪的十點行動計劃

1997年12月10日,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和美國司法部長和工業部長在華盛頓舉行八國集團內務和司法部長會議,通過了一個十點行動計劃來杜絕那些使用因特網和其他高技術手段的電腦犯罪活動。這個計劃的打擊對象是使用因特網和其他先進通信工具從事色情活動、販毒活動以及諸如偷竊信用卡號碼、洗錢和用計算機盜版之類的電子欺詐活動。一項聯合公報說:“雖然頒布和執行刑法一直是並且仍然是國家的責任,但是現代通信網的性質使得不可能由一個國家單獨解決這個新出現的高技術問題。”

——保證建立一個全天24小時服務處,以便幫助本國警察部隊對動作快的電腦犯罪分子迅速和協調一致地作出反應,這是他們最具體的行動。

——命令他們的執法當局打擊電子犯罪活動,並同其他國家中的同行合作。

——保證國家法律製度把濫用電信設備和計算機定為犯罪。

——在經談判達成的公約或法律上在互助的框架內研究高技術犯罪活動引起的各種問題。

——製訂保護證據和進行計算機化數據搜索的辦法。

——製訂獲得數據、使用所有能得到的通信渠道的辦法並考慮加速國際數據傳遞的方法。

——同工業部門合作,以保證研究新技術,用來開展打擊高技術犯罪活動的鬥爭。

——保證在緊急情況下他們能受理要求幫助追蹤電腦犯罪活動的請求並盡快作出反應。

——鼓勵國際上承認的、專門從事電信和計算機的組織提供可靠的通信和數據處理技術標準。

——為獲得和核實在調查和起訴中使用的電子數據而製訂合適的法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