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索斯海戰是俄國艦隊第二次對希臘群島遠征期間俄國分艦隊同土耳其分艦隊於1807年6月19日在愛琴海上阿索斯半島附近進行的海戰。
土耳其分艦隊在賽義德·阿裏指揮下於6月10日駛出達達尼爾海峽,企圖占領用以封鎖達達尼爾海峽的俄國艦隊的主要海軍基地特內多斯島。俄國分艦隊司令官謝尼亞文海軍中將,有意以佯動誘使土耳其分艦隊駛出達達尼爾海峽,然後截斷其退回海峽的後路。
6月15日,當俄國分艦隊駛至伊姆羅茲島附近海域時,土耳其分艦隊駛近特內多斯島並炮轟要塞。次日,土耳其從安納托利亞高原沿岸運送登陸兵7000人登上該島,開始圍攻要塞。6月17日俄國分艦隊駛向特內多斯島。土耳其分艦隊發現俄國分艦隊前來,立即撤到海上。謝尼亞文中將直到6月19日才在靠近阿索斯半島的利姆諾斯島附近海域發現土耳其分艦隊。當天即發生海戰。土耳其分艦隊有火炮1196門,而俄國分艦隊隻有火炮754門,在火炮的數量上土耳其分艦隊占了優勢。此外,土耳其軍艦的航速也較快。
俄國分艦隊司令在製定作戰計劃時考慮了這些情況。謝尼亞文的計劃規定:占領上風位置,首先攻擊敵方的3艘旗艦。對每一艘旗艦都用兩艘俄國軍艦從一舷進行突擊,從而使俄方在炮火上占了巨大優勢。俄國其他軍艦的任務是,支援對敵方旗艦發起攻擊的俄艦,阻止土耳其艦隊兵力支援旗艦。采取這種打法是考慮到土耳其海軍人員的心理特點:隻要旗艦不在,就不再頑強戰鬥。
早晨,3個戰術群按照謝尼亞文的信號向土耳其旗艦接近,到能發射霰彈的射距時便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另外兩個戰術群在謝尼亞文的指揮下包圍了土耳其艦隊前衛的先頭艦隻,並進行攻擊。12時左右,土耳其艦隊的後衛企圖支援旗艦,但遭到俄國軍艦的攻擊,支援的企圖未能成功。下午,土耳其軍艦開始潰逃。俄國軍艦在追擊中俘獲已受重創的旗艦1艘。護送該艦的1艘戰列艦和1艘巡航艦由土耳其艦員自己放火燒毀。另有幾艘土耳其軍艦在向達達尼爾海峽撤退時受到重創。
阿索斯一戰,敵人共損失戰列艦3艘、巡航艦4艘、輕巡航艦1艘。俄國軍艦無一損失。在阿索斯海戰中,海軍中將謝尼亞文發揚了傑出的俄國海軍統帥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的傳統,集中分艦隊的兵力攻擊敵方旗艦,以新的作戰方法豐富了海軍學術。這些方法包括:
1、把軍艦組成幾個協同行動的戰術群攻擊敵之單縱隊,這就降低了接敵過程中敵人的射擊效果,並可在最短時間內占領實施炮火突擊的有利陣位。
2、集中優勢兵力突擊敵人分艦隊中央的旗艦,同時包圍其前衛。
3、以兩艦隊一舷攻擊敵之一艦。
4、鉗製敵人的後衛兵力。
由於在阿索斯海戰中獲勝,俄國艦隊鞏固了自己在地中海的地位,加強了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土耳其海軍的失敗,加上俄國陸軍在多瑙河方向和高加索方向所取得的勝利,迫使土耳其在1807年8月12日同俄國簽訂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