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希臘民族解放戰爭(1 / 2)

希臘民族解放戰爭是希臘人民反對土耳其壓迫的革命戰爭。在革命準備階段發揮了主要作用的是1814年於敖德薩成立的秘密革命團體“希特裏亞”。

1820年4月,領導該團體的是在俄軍服役的將軍、希臘人易普息蘭梯。1820年秋,易普息蘭梯定居於基什尼奧夫,他的特使從這裏帶著準備武裝起義的指令前往希臘。同時,在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開始組建起義軍,並將開往希臘,作為民族解放運動的核心。1821年3月4日,易普息蘭梯越過俄土邊界,並於3月7日從雅西向希臘人民發出了起義的號召。3月28日,起義在庫裏亞北部爆發。4月4日,起義波及到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地區,並在後3個月裏席卷希臘大陸的大部地區和愛琴島的許多島嶼。

革命初期,農民是基本動力,已形成階級的民族資產階級為革命的領導者。4~5月間,在斯彼采島、普薩拉島、梅索朗吉昂及其他地區都相繼爆發了起義。起義者控製了一小部分海軍。易普息蘭梯率領在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組建的起義軍試圖出擊援助起義,但於1821年6月在德拉戈善一帶被土耳其部隊擊潰。易普息蘭梯逃往奧地利,不久在那裏被捕。易普息蘭梯軍隊的失敗對革命的繼續發展沒有產生嚴重的影響。10月5日,起義軍一舉攻占土耳其在摩裏亞統治的重要堡壘特裏波利斯城;到1821年上半年,伯羅奔尼撒半島幾乎全部解放。1821年12月,在皮阿杜召開國民議會,宣布希臘獨立,並通過了憲法。土耳其政府對希臘的勝利進行了殘酷的報複。1822年3月,僅開俄斯島就有2.3萬人被屠殺,4.7萬人被賣為奴。1822年夏,3萬土耳其軍隊侵入伯羅奔尼撒半島。科洛科特羅尼斯、博察裏斯、卡拉伊斯卡基斯為首的幾支農民起義隊伍切斷了土軍的前進道路。7月底,土軍被迫開始向科林斯退卻,不久被希臘人擊潰。

希臘民族解放鬥爭得到歐洲進步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許多國家出現了“戰鬥希臘之友委員會”。其他國家的誌願兵也前來援助希臘人。英國詩人喬治·拜倫於1823~1824年為希臘自由而戰,並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俄國進步人士也熱烈參加援助希臘人的行動。普希金曾為他們的鬥爭而歡呼。“十二月黨人”把解放希臘列入自己的對外政策綱領。一些退伍軍官都自願戰鬥在希臘起義者行列之中。“神聖同盟”各強國和英國的官方政界對起義極端仇視,在1822年維羅納舉行的代表大會上拒絕接受希臘政府代表。英國政府麵對希臘人民爭取勝利的堅強意誌,很快改變了自己的立場,於1823年3月承認希臘為“交戰的一方”。外部危險的暫時減弱卻加劇了參加希臘民族解放革命的各種力量之間的內部矛盾,從而,伯羅奔尼撒半島成為兩次內戰的場地。第一次內戰中,以科洛科特羅尼斯為首的農民隊伍的首領同庫裏亞的封建貴族和伊德拉島的船主進行鬥爭,貴族和船主力圖壟斷民族解放鬥爭的領導權,壓製群眾繼續增長的革命積極性。此次內戰以科洛科特羅尼斯及其擁護者的失敗而告終。第二次內戰,是科洛科特羅尼斯追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封建主和伊德拉島船主這兩個統治集團之間發生的一場衝突。此次內戰以封建主集團的失敗而告終,結束了伯羅奔尼撒半島封建貴族的統治,鞏固了希臘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