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汽車時代的新職業(1 / 3)

“陪駕”:樂了“本本族”

當不少人還對“陪駕”十分陌生的時候,“陪駕”這一職業卻已悄然在中國熱了起來。據《新聞晨報》報道,上海市的“陪駕”公司雖然眼下不足5家,但發展勢頭非常好。一家“陪駕”公司的葉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陪駕”正一人頂幾人用,12名“陪駕”已全部派出。其他幾家“陪駕”公司同樣是生意火爆。一些開著私家車的“陪駕”,其月薪高達萬元,成為眾人羨慕的金領一族。

以往少有耳聞的“陪駕”為何如此火熱?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源於“本本族”正在逐年上升。一些學員為了能迅速獲得駕駛證,往往在短時間內惡補,最後盡管獲得了駕駛證,卻缺乏必要的駕車經驗,不敢獨立上路;一些學過車,卻一直沒有機會開車的人也逐漸淡忘了開車的技術,因此這批人群一旦獨立開車上路,必然成為交通安全的隱患。

據上海市車輛管理所統計,截至2003年上半年,上海市有汽車駕駛證的市民已超過160萬人。在這160萬上海市民當中,有一半以上是有證無車的“本本族”,而且這個數字在未來5年中還將大幅上升。這一龐大的數量讓“本本族”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群體,這雖然體現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個人技能的提高,但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社會隱患。有調查顯示,目前3年以下駕齡的司機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已經超過了50%,死亡事故占總數的22%左右,駕駛不夠熟練顯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戲稱“本本族”為“馬路殺手”。

據不少“本本族”介紹,其實在他們從實習駕駛員到正式駕駛員最後變成技術嫻熟的駕駛員這一漫長的過程中,一直缺少一輛用來經常練習的車以及有經驗的老駕駛員的陪駕與指導。就是因為有了這種需求,一些城市出現了針對“本本族”的陪駕服務。開始這種服務要麼是附屬於駕校,要麼是由一些私人車主賺外快,因此不但價格收費混亂,而且陪駕車輛往往連必要的副刹車等安全裝置都沒有,陪駕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最近,一些大中城市出現了專門的陪駕中心,並明碼標價,這意味著陪駕這一新興職業開始進入了正規化、係統化的社會服務階段。

正規陪駕中心的所有車輛都經過了特殊改裝,有專業的駕駛員充當陪駕,不但可以保證安全,還能對駕駛者提供指導,等於是駕校的延伸。隨著學車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本本族”越來越多,陪駕這一新興職業也越來越顯示出相當不錯的發展前景。

據悉,“陪駕”大多以小時計費,每小時收費約60~100元。雖然收費不低,但大多數“本本族”對此並不在意。一位已請了“陪駕”的楊先生說,他兩年前就拿到駕照了,但至今都沒有獨立開過車,坐進駕駛室看到大街上的車流,心裏就發怵。最後他想到了請“陪駕”,每天利用下班時間實踐訓練兩小時。有18年駕齡、擁有駕駛技師資格證書的何先生說,他已開私家車做了多年“陪駕”,帶出了百餘名學生。據悉,他每月可以掙到近萬元收入。當然,這其中的風險也相當大,有時一天要教10多個人,神經繃得緊緊的,因為學生隨時都可能出錯,他必須時刻準備應付突變事故,指導他們正確處理。

代駕員:專為“醉客”開車

私家車越來越多,人們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逢年過節、親友相聚難免喝點兒酒,可車怎麼辦?把車扔在飯館門口確實不放心;自己開回家,存在安全隱患;如果被警察逮著,輕則扣分罰款,重則刑事拘留。

有聰明人看到了這裏的市場需求,一個新的行業出現了——替喝酒的人開車回家。

這些替人開車者大都有多年駕駛經驗,不少人拿的還是A照。幫人開車主要按路途遠近收費,由於自己還要打車回來,因此還要加上回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