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手槍是射擊中在火藥氣體的作用下,可實現再次裝彈入膛的手槍。

自動手槍自動手槍分為兩種,一種是隻能打單發的半自動手槍,又稱自動裝填手槍。由於半自動手槍使用最為廣泛,習慣上也稱為自動手槍。另一種是可以打連發的全自動手槍,又稱衝鋒手槍。

自動手槍的口徑通常為7.62~11.43毫米,以9毫米為多見;長200~300毫米,重約1公斤,大多采用裝於握把內的彈匣供彈,容彈量通常為8發,打單發時,射速約40發/分,有效射程約50米。

自動手槍出現於19世紀末葉,由於其具有裝彈快、容彈多、射速快、威力大等特點,很快世界各國都開始使用,以此取代了轉輪手槍。有的全自動手槍在必要時可加裝肩托,用雙手握持抵肩射擊,有效射程可增加到150米,所加肩托一般由槍盒或其他附件兼做。連發射擊時火力猛、射速快,有的射速高達110發/分。

世界上最早被廣泛使用的衝鋒手槍是1932年德國製造的毛瑟衝鋒手槍。

從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手槍問世到現在,已經一個多世紀了。自動手槍的出現,標誌著手槍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現在世界各國所裝備的手槍大多是這類槍。而真正的自動手槍是既能自動裝填,而又能連發射擊,如德國的毛瑟1932式自動手槍和蘇聯的斯捷什金戰鬥手槍等。

手槍和步槍的自動方式不同。由於手槍彈的能量比一般槍彈小,所以現代自動裝填手槍大都采用以射擊時的彈底壓力來完成自動循環的槍管短後坐式和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

手槍在近年來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一些新的自動原理和結構已在手槍上采用。在自動原理方麵,出現了氣體延遲後坐方式。這種方式的作用原理是,發射時,利用火藥氣體壓力先使槍管轉動開鎖,然後套筒後坐,結果延遲了套筒向後運動,所以也稱做氣體延遲後坐原理。

這種自動原理的優點在於,減小了後坐力,從而減小了槍口上跳,提高了射擊精度。這一點對手槍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手槍通常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要求先發製人,首發命中。現在采用這種原理的手槍有:美國的VASP手槍,法國的PA15手槍和聯邦德國的P7手槍等。

目前,世界各國的手槍大都采用9毫米口徑,但也有采用小口徑的。從現代戰爭對手槍的要求來看,手槍的發展趨勢是武器係列化和彈藥通用化,以及研製適應使用要求的手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