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裝甲戰車的發展(2 / 2)

二戰後發展起來的裝甲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裝甲輸送車的重要作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識。

20世紀50年代,蘇聯以發展輪式裝甲輸送車為主,美國等西方國家則側重發展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20世紀60年代初,美、蘇等國基本實現了裝甲車的標準化、通用化和係列化。如美軍1960年裝備的M113履帶式裝甲輸送車和蘇軍1961年裝備的BTP-60п輪式裝甲輸送車,全重10噸左右,乘員2人,可載步兵11~14人,最大爬坡度達60%,可越過1.8~2米寬的壕溝,陸上最大時速為64和80千米,水上最大時速為6.5和10千米,最大行程為321~500千米。與早期的裝甲車相比,機動能力、裝甲厚度和防彈性能大為提高。1967年,蘇軍又最先裝備了標準的BMП帶式步兵戰車,車上有可以旋轉的小炮塔,裝有1門73毫米低膛壓反坦克炮、l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具“薩格爾”反坦克導彈發射架,車體兩側有供步兵射擊用的射孔和觀察窗,水陸機動能力比T-62坦克還好,使裝甲車不僅有快速運輸步兵的能力,同時也具有了突擊反坦克和協助坦克縱深作戰的能力。裝甲步兵戰車和輸送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現代裝甲車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各國的新型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開始裝備部隊。到目前為止,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共有數十種之多。

現代裝甲車性能比以往所有的裝甲車性能空前提高、首先是機動性大為改善,普遍將汽油機改為柴油機,機動能力已經接近甚至高於主戰坦克的水平。履帶式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的陸上最大時速分別為65~75千米和55~70千米,輪式裝甲輸送車的最大時速可達100千米,而新型主戰坦克的最大時速隻有72千米。而且裝甲車的越野能力極強。履帶式裝甲車越境寬1.5~2.5米,過垂直牆高0.6~1米,最大爬坡60%。大多數可直接浮渡,水上時速可達10千米。輪式最大行程可達1000千米,履帶式500~600千米,還可以空運或空投到局部戰場。

另一方麵,現代裝甲車火力配備明顯改善。現代步兵戰車主要用於對付敵方的輕型裝甲車輛、步兵反坦克火力點以及低空、超低空飛機。車上安裝射速高達每分鍾1000發的機關炮,有效射程2000米,用新式穿甲彈能在1000米的距離上穿透75毫米的垂直鋼質裝甲,擊毀各種輕型裝甲車輛。裝有反坦克導彈的步兵戰車,可在100~4000米的距離擊毀最新式的主戰坦克。現代裝甲輸送車一般都裝有口徑762~145毫米機槍,個別的還載有單兵防空導彈用於對付低空來襲飛機。

現代步兵戰車的車體前部和炮塔,可防1000米距離上發射的20毫米穿甲彈。裝甲輸送車的裝甲也可達到步兵戰車側麵裝甲的防彈能力。多數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也能在核、化條件下作戰,這是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裝甲車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