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用了許多種電子打擊兵器,其中的“哈姆”反輻射導彈,有“記憶”功能,能在對方雷達波束突然中斷時繼續飛向目標,甚至可以先發射出去,無定向飛行,直到發現雷達信號,再確定目標,飛去摧毀。多國部隊向伊拉克本土開戰4個小時以後,伊軍前沿的100部警戒雷達隻剩下15部勉強能用,兩周以後,200部導引控製雷達全部失效。伊拉克統帥部和各部隊間通信聯絡癱瘓,10個防空中心的通信樞紐被摧毀,空軍飛機得不到地麵指揮,防空導彈失去製導手段,隻能當高射炮一樣使用。
新技術裝備
電子對抗,有攻,必有防,攻防對壘的結果,使得彼此不斷采取新的樣式,新的戰法,包括使用新的設備。新的電子技術也就在這種攻防的需要之中,不斷地出現、發展和完善起來。
到目前為止,對付電於進攻的反偵察、反幹擾、反摧毀的手段,比較有效的是設立假目標,采取加密數字通信,電台、雷達的跳頻和頻率捷變等辦法。電台的跳變頻率可以是幾十個甚至上千個,從一個頻率跳到另一個頻率,每秒鍾十幾次、幾十次到500次以上。
雷達在跳頻工作狀態時,它的頻率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改變,或者在若幹個脈衝重複周期內改變,或者在每個重複周期內改變。在一個頻率上受到幹擾,自動地跳到另一個頻率上工作,改變的速度非常快,頻率改變的範圍又寬,幹擾機很難跟蹤幹擾。
但是正像俗話所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國古老的矛和盾的故事:我的矛是最好的,能穿破任何的盾;我的盾是最好的,能夠擋住任何的矛。這就是矛盾一說的來源,它告誡人們不可自相矛盾。能穿破任何盾的矛和能擋住任何矛的盾,會同時存在嗎?不會的。
一個時候有任何盾都可以穿破的矛,或者一個時候有任何矛都能擋住的盾,這是可能的。不可能同時存在,也不可能有一樣東西永遠獨霸天下。矛要發展,盾也要發展。矛之後有盾的發展,盾之後也一定會有矛的發展。除了矛和盾,為什麼不可以去發展別的呢?
電子技術的發展,可以用一日千裏這句話去形容。正在研究用於軍事的電子新技術有:
1.中微子通信
中微子是一種中性粒子,是質於或中子發生衰變的產物,體積極小,比較穩定。1962年美國教授首次用粒子加速器人工產生中微子。70年代末開始用作通信試驗,現在已經走出實驗室。中微子通信是采用中微子束代替電磁波傳遞信息的無線電通信方式。它沿直線傳播,傳播過程中不發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現象,幾乎不產生傳輸衰減。據計算,即使穿越地球,能量也隻減少100億分之一。普通電磁波做不到,它能穿透地層,進入深海,直接傳輸,保密性強,所以很不容易遭受偵察、幹擾、截獲和摧毀。不但電和磁對它沒有影響,就是熱核爆炸引起的輻射也對它不起作用。
2.超導通信
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首先發現汞在攝氏零下268°~987°度以下會失去電阻。從這以後,各國科學家不斷發現,許多金屬、合金以及化合物都可成為超導體。它的出現同半導體一樣,使通信技術又有了新的突破。前蘇聯已經試製成功超導電纜。
這種電纜傳輸信號,衰耗差不多是零。普通電纜傳輸載波電話,常常要隔一段距離就得增音,有的增音段近到一二公裏就得設置。超導電纜的增音段可以達到100公裏。它的傳輸速度,比光纖通信網要快100倍,而且傳輸容量大,同一條線路可以傳輸1000到1萬路電視,相當2000餘萬路電話。超導的通信器材國外也在研製。英國一所大學的科學家,已經創立世上第一個超導通信裝置,他們使用的微型無線電發射器,具有超靈敏度。
3.防核通信
核武器爆炸,有強大的衝擊波和光輻射,還會產生電磁脈衝,這些對電子設備都有很強的摧毀作用。建立防核通信是各國軍方關注的重要問題。有些國家著手建立地波通信網絡,發射在毫米波工作的通信衛星,研究利用超短波的流星散射通信,等等。有的已經研究製造出對流層散射通信設備,並裝備部隊使用。
4.藍綠光通信
激光通信的一種,用來同潛艇通信。普通電波容易被海水吸收,其低頻和較低頻的電波穿透海水的能力也有限,最多不過30來米。而且頻率越低,天線就要求越大,這樣速度也就會越低。藍綠光波段的激光有極強的穿透力,能進到海洋深處,就像光線透過玻璃窗一樣,能量集中,方向性好。有了藍綠光通信手段,潛艇不需要上浮到海麵,一樣可以同地麵、高空聯係,也就不怕敵方偵察、幹擾和被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