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克裏木遠征(1 / 1)

克裏木遠征是俄軍對土耳其的附屬國——克裏木汗國的軍事遠征,其目的是消除13至15世紀韃靼蒙古壓迫的影響,收複俄國南方領土,保障俄國控製到黑海的通路。土耳其違反巴赫奇薩萊和約之後,俄國政府於1686年廢除了該和約,加入了反對土耳其和克裏木汗國侵略的反土同盟——“神聖同盟”。

俄國承擔義務,派兵進軍克裏木。參加1687年戈利岑公爵統率的遠征軍有6萬步兵、5.2萬騎兵,以及頓河哥薩克和紮波羅熱哥薩克的部隊。

5月初,俄軍從烏克蘭出發,經雷利斯克、紅庫特、薩馬拉河和馬泉河向南推進,成龐大的長方形縱隊行進。縱隊的中間是步兵,兩側是輜重和由騎兵掩護的炮兵,騎兵擔負偵察和警衛任務,前衛隊在縱隊的前麵。俄軍7周行軍300公裏,於6月23日在大盧格地區宿營。克裏木韃靼人得知俄軍抵近,便燒毀了大片草原。俄軍因馬匹沒有牧草,被迫停止前進。

6月17日,戈利岑決定停止遠征。為使烏克蘭免遭克裏木韃靼人的侵襲,並為以後的軍事行動建立基地,俄軍在薩馬拉河上建立了諾沃博戈羅季茨卡亞要塞,裏麵儲存了35萬普特糧食。

1689年第二次克裏木遠征開始前夕,國際局勢更加緊張,波蘭國開始與土耳其和談,克裏木韃靼人於1688年多次威脅基輔,曾入侵到波爾塔瓦,掠走數萬名俘虜、大批馬匹和牛羊,燒毀和蹂躪俄國南方土地。1689年的遠征於4月開始,參加遠征的有15萬俄軍、烏克蘭哥薩克和頓河哥薩克,配備350門火炮。5月4日,俄軍在戈利岑統率下,仍以1687年的遠征隊形,從蘇馬和雷利斯克地區出發,沿第聶伯河左岸向彼列科普推進。

5月25~27日,俄軍在綠色穀地地區以炮火擊退了克裏木汗先頭部隊的進攻。3天後克裏木汗的主力在彼列科普附近包圍了俄軍,但他們的攻擊再次被俄軍占優勢的炮火擊退。考慮到彼列科普的工事相當堅固,戈利岑未敢對其發起攻擊,於6月1日下達了俄軍後撤的命令。

克裏木遠征是俄軍對克裏木第一次大規模的進攻,雖然兩次遠征未能保障俄國控製到黑海的通路,但卻牽製了土耳其人和克裏木韃靼人進攻俄國的盟國的兵力,從而援助了盟國。

克裏木遠征沒有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17世紀80年代俄國的軍事改革尚未完成;貴族地方軍和射擊兵組成的落後過時的軍事組織與正規部隊的雛形“新製”團隊並存;繁多的軍冊和衙門造成軍隊管理分散,致使遠征軍的集結和物資技術的準備工作進行得極其緩慢;部隊的輜重過多;以及遠征中缺乏對部隊的組織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