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特衝突指英國與伊朗為爭奪赫拉特汗國而發生的兩次軍事衝突。赫拉特汗國17至18世紀屬於伊朗,19世紀初成為獨立國家。赫拉特是裏海通往印度河和波斯灣通往阿姆河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9世紀,伊朗和英國都力圖控製赫拉特。英國的野心是由它企圖向中亞、阿富汗和印度擴張的計劃決定的。俄國則支持伊朗恢複其對赫拉特的控製。
1837年,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的軍隊圍攻赫拉特要塞。俄國軍官勃拉拉姆別爾格參與了國王大本營的事務,而赫拉特的防禦實際上是由英國軍官波欽格爾指揮的。英國人把圍攻赫拉特看作是對英國的敵對行動,於1838年斷絕了同伊朗的外交關係,派軍艦開進波斯灣,並以登陸兵占領了伊朗的哈爾克島。
為了避免同英國作戰,伊朗國王停止了對赫拉特的圍攻。英俄關係的改善使這一衝突趨於緩和。
1841年10月,英國和伊朗恢複外交關係。同時簽訂了使英國獲得許多特權的英伊通商條約。
1851年,由於赫拉特統治者亞爾·穆罕默德汗去世,赫拉特汗國發生內訌。阿富汗、伊朗和英國便借機進行幹涉。
1853年1月25日,英國說服伊朗簽署了不幹涉赫拉特事務的保證。但當阿富汗侵占坎大哈後,伊朗以保護赫拉特免遭阿富汗入侵為借口,於1856年再次向赫拉特派兵,從而導致了美伊戰爭。
1863年,赫拉特並入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