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起,美航空母艦編隊也開始“關注”關東方麵的戰事。這一天,1220架美艦載機,鋪天蓋地飛向大阪神戶等地區。特別是7月13日、14日,對北海道東北地區的空襲尤為猛烈,日本方麵措手不及,損傷慘重。短短兩天,美機出動竟達1820架次。與此同時,艦炮對日本海岸進行了轟擊。
對於美軍的空襲,日軍深惡痛絕。日軍大本營海軍別出心裁,計劃派遣300名特別陸戰隊隊員,搭乘特攻機30架,於7月下旬月明之夜,對馬裏亞納美B-29式機基地實施空降部隊敢死白刃戰,一舉搗毀美B-29式機的大本營。然而正當日本人在三澤基地密謀策劃之際,7月14日突遭美機空襲,真可謂是“害人先害己”,日軍挖空心思設想的方案,毀於一旦。
7月17日,尼米茲通過廣播電台宣布:“美國艦隊的大口徑艦炮可以直接轟擊北海道瀕海地區的城市。”
美軍對日本的包圍圈正在不斷縮小,此時日本的防禦體係已經解體,遊弋在日本近海海域的美艦艦員們,站在甲板上就能清楚地看到日本本土灰色的海岸大火熊熊、濃煙滾滾。
7月24日,日本瀨戶內海遭受美英兩國海軍航空母艦編隊的艦載機襲擊,日本海軍基地吳港遭到轟炸,港內3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22艘其他艦船被擊沉,擊毀日機113架。
7月28日,美英艦載機又一次大規模地襲擊吳港,在這一天的襲擊中,共擊沉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3艘和輕巡洋艦2艘,擊毀飛機144架。日本帝國的海軍就此傾家蕩產,殘存艦隻在港內被一網打盡。
大空襲給予日本帝國以空前沉重的打擊。
據美軍統計,自1945年1月~8月,對日大空襲僅B—29式機就出動了3.3萬架次。日本計有1600餘架飛機被摧毀,48艘艦艇被擊沉,11餘艘艦艇被擊傷,約155艘運輸船受創或沉沒。日本死傷人數達69萬人。其中死亡31萬餘人,傷35.1萬人,失蹤2.4萬餘人。日本國內,共有98個大中小城市被炸得麵目全非。大都市的燒毀率,如名古屋市、阪神地區等都在50%以上,燒毀房屋總計約143萬幢。但京都、奈良、熱海等著名的文化、遊覽都市,皆未遭空襲。
大轟炸中,數以萬計的市民爭相逃離城市無家可歸。自3月9日經曆燃燒彈的襲擊之後,東京老百姓的情緒十分低落。特別是李梅投下警告性的傳單,把他下一步要轟炸的目標事先告知日本國民,這就更加使他們驚慌與沮喪。總計有850萬人逃往農村,工廠工人的缺勤率到1945年7月已達49%;煉油工業生產下降了83%;飛機引擎生產下降了75%;飛機骨架生產下降了60%;電子裝備生產下降了70%;600多家主要軍事工廠被炸毀或遭到嚴重破壞。
美國轟炸機的大批燃燒彈投向日本重工業區這場大轟炸是對日本交通的毀滅性打擊,海上交通隨後完全癱瘓。由於下關海峽、瀨戶內海和本州沿海各港口都有美機布雷,日本一些主要港口成為廢港。海上主要航路自不必說,就連日本本土各島嶼間的交通也瀕於斷絕,煤炭、糧食與生活必需品都無法供給。
至此,戰局岌岌可危,不可挽回,朝野焦慮,帝國根基趨於崩潰。
對於經曆過抗日戰爭的很多中國人來說,對於空襲的警報聲和貼著膏藥旗的日本飛機都不會太陌生。對此,我們雖然憤怒,卻也無奈,因為中國雖大,但卻沒有製空權,就隻好任由他們飛來飛去。
二戰之初,日本人自以為有天皇保佑,加之對外多有斬獲,頗自認為處於世外桃源之中。終於有一天,戰火燒到了他們自己身上。怪誰呢?“天作孽猶可存,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