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最後的天朝(1)(1 / 3)

自1644年順治帝入主中原到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大清王朝延續三百年之久,是中國曆史上少數民族政權大一統朝代中最長久的封建王朝。期間既有康乾盛世獨步天下的輝煌,也有道鹹衰世彷徨無奈的屈辱。滿清王朝如何以東北偏隅之地並吞海內,實現天下一統?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輝煌還是虛幻的繁榮?大清帝國又是怎樣走向沒落而使中國為西方列強競相爭啖的呢?

清朝惹誰了

自成湯建商至朱元璋建立大明,在這三千多年的曆史中,中國一直都是領先世界。中國一詞意即中央之國,世界的正中心,這並不是盲目自大的驕傲,而是有其驕傲的資本。但是到了滿清一朝,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中國從天朝之邦淪為列強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中國人從天朝子民淪為東亞病夫。

1. 該死的清朝

許多人一提到“滿清王朝”,必定會在前麵扣上“腐敗無能”這頂帽子,“滿清王朝”成了腐朽的代名詞。盲目自大,思想禁錮,閉關鎖國,政治腐敗,喪權辱國,似乎中國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裏的一切邪惡都集於滿清一朝,清朝在人們眼中似乎成了中國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無能的一個朝代。

清朝初期,清朝統治者為維護統治,通過剃發易服和文字獄來從身體上和精神上奴役廣大漢族人民。清朝統治者對內采取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製造文字獄,壓製漢族進步思想;對外實行海禁,閉關鎖國,輕視外國的先進思想和科學技術。

積弱的清王朝在西方強權的淩辱下,無力反抗,隻有任人宰割,前後被迫簽定了一千一百多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正所謂“條條和約事可鑒,自古外交看強權。強者刀俎弱魚肉,賣國自割地太可憐。”滿清最大的罪惡不在於其建國時的種種殘暴政策,而在於其把中國帶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給中國帶來了無數的屈辱和血淚。

2.為清朝辯者言

在一些人看來,清朝的罪惡可以說是“罄竹難書”,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看來,清朝卻是一個可圈可點的王朝。

清朝以建國僅十幾萬人,經過兩代人的不懈努力,即君臨中原。 因為是“小兵臨大國”,清初統治者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政治上,清初統治者非常注意籠絡人心,爭取了大多數漢人的支持。與腐化、黑暗的晚明相比,入關的清朝代表著希望和新氣象。

盡管有剃發、投充、圈地等野蠻政策,但是清朝迅速廢除明朝“三餉加派”等苛捐雜稅,實行“滿漢一體”和“永不加賦”、“攤丁入畝”等政治經濟政策,這些都極大地贏得了人心,使清朝的統治漸漸穩定下來。

從順治入關到乾隆中期,經過四代人一百多年的勵精圖治和休養生息,清朝的統治很快臻於治境,出現了國家空前統一、社會經濟繁榮、人口持續增長的康乾盛世。清朝的國力和聲威也達到鼎盛,一個空前廣闊、統一、繁榮、強盛的大清帝國屹立於世界東方。

3.是是非非

任何一個王朝,都會經曆產生、發展、繁榮、衰落和滅亡的過程,這是不以統治者的意誌為轉移的。所以,為了正確地認識清朝,就必須區分“清朝”和“晚清”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清朝統治前期,縱然有大興文字獄、剃發易服等暴行,但清朝統治者大力整頓吏治,嚴懲貪官,實行“裕民”之策,安內攘外,使得天下歸一,疆域拓展,百姓生活安定,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其功過相比,可說是功大於過。

但是,“天道輪回,盛極必衰”,大清帝國在空前繁榮的盛世下潛伏著巨大的危機———奢侈、驕怠、貪汙、腐敗等罪惡的毒瘤借盛世瘋長。清王朝隨即從盛世的頂峰衰落,這與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由盛轉衰的曆史悲劇驚人地相似。晚清時期,由於統治者昧於時世,貪圖奢侈享受,腐化墮落,使中國漸漸落後於西方,並飽受列強的淩辱。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作為最後的天朝,滿清王朝有輝煌的盛世,也有沒落的屈辱和無奈,它的是是非非隻能任後人評說。

龍興遼東

1.山海關外——女真族的複興

在曆史上建立了清朝的滿族,在明朝時曾被泛稱為女真,但他們並不是曾經建立過金朝的女真族後裔。金朝建國並南遷後,作為統治階級的女真人大多久居漢地,並逐漸與漢人融合。而遠在黑龍江、鬆花江一帶的山林地區,還有一些屬於女真族係的原始氏族、部落,散居故地,以漁獵為生。

明朝占據遼東後,在此建立衛所,統治女真族係的各部落。明初,按照其分布區域,女真族可分為三大部分,居鳳州一帶者屬建州衛,被稱為建州女真;在呼蘭河和湯旺河(托溫河)一帶的部落,被明朝稱為“海西女真”;在黑龍江下遊,還有一些更為原始的部落,被稱為“野人女真”。明朝對女真各部落、氏族首領分別授予衛所都督、指揮使、千戶、百戶、鎮撫等官職,並給予敕書和印信,以統領各部。

明朝初年,建州與海西女真諸部,就屢向鄰近的漢族地區擄掠。明朝時時出兵圍剿,並對女真各部肆意壓榨,勒索各種貢品。而隨著女真的逐漸崛起,明朝與女真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戰爭也就不可避免。

2.努爾哈赤的恨

滿洲的興起其實是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含恨起兵開始的,這使得努爾哈赤走上了統一女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