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戲說葫蘆兄”兼談教育孩子之心得感悟(1 / 2)

女兒今年已經5歲多了,由於工作原因我們夫妻當初都在山裏工作,上幼兒園前孩子一直跟爺爺、奶奶在老家生活,入園後也是奶奶在良鄉接送照看,我們夫妻隻有在周末和節假日才有機會和孩子團聚,一家人總是聚少離多,在撫養教育孩子上未能盡到足夠的責任和義務。通過分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活動我十分幸運的走上了現在的工作崗位,愛人也於今年9月份從山裏調到了良鄉幼兒園任教。在女兒5周歲生日來臨之際,我們一家三口終於實現了可以每天團聚在一起的願望。欣慰之餘,我們也慶幸終於可以自己親自擔負起撫養教育孩子的責任了。然而,經過這四個多月的生活經曆,尤其是在陪孩子看完動畫片“葫蘆兄弟”後發生的一些事,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也讓我切實體會到教育孩子不是件簡單事。借此平台就孩子教育問題與各位已經是父母或者將來會成為父母的各位前輩和兄弟姐妹們做一交流。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這是動畫片“葫蘆兄弟”的主題歌,“葫蘆兄弟”是一部很好看的動畫片,對這部動畫片的喜愛程度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隻是二十多年了,我僅會哼哼這一句歌詞而且還是跑調的。這部經典動畫片在伴隨我成長了二十多年後,如今又成為了女兒最喜歡看的動畫片之一。不同之處在於,我像她這麼大時隻有在晚上6:30分到7點新聞聯播開始前的少兒節目時段才能看到,那時我家的17寸黑白電視隻能看到中央1台而且還要不斷的去轉換天線的方向才能接收到模糊的電視信號,但即便那樣也照樣看的津津有味。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可以通過網絡高清視頻隨時隨地的反複收看。

有一段時間每天晚上吃完飯後,我們一家三口都要按照女兒的要求一起做“葫蘆兄弟”的遊戲,女兒當“蛇精”我當“蠍子大王”,老婆和其他毛絨動物當“葫蘆娃”,遊戲的結果當然是每次都能戰勝“葫蘆娃”。時間長了“蠍子大王”的稱呼也取代了“爸爸”稱謂,即使在睡夢中女兒也時常喊“報告蠍子大王,我又抓到一個葫蘆娃,哈哈哈”。看到孩子玩的高興,我們也很欣慰。可是慢慢的我發現,孩子不僅在和我們玩遊戲時把自己當做“蛇精”,而且在反複觀看動畫片時每當有一個葫蘆娃被妖怪打敗了她都會發出歡呼聲,慶賀葫蘆娃被抓住了。我開始有些疑惑了:“蛇精”和“蠍子大王”是妖怪啊?他們是代表的是邪惡,而“葫蘆娃”是正義的化身,降妖除魔,正義最終戰勝邪惡這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啊。說通俗些“蛇精”、“蠍子大王”是壞人,而“葫蘆娃”是好人,不論有多大的困難,好人終究還是要戰勝壞人的啊。在這個問題上孩子的表現是不是有點是非不分啊?

我把我的憂慮跟老婆說了,她有些不以為然的說“孩子看個動畫片,有必要生硬的上升到愛憎分明,明辨是非,立場堅定的政治高度嗎”?話雖然這樣說,但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們還是一起誘導孩子:“閨女,葫蘆娃”是好人,“蛇精”、“蠍子大王”還有那些小妖怪是壞人……難道你不喜歡“葫蘆娃”嗎?在我們反複的灌輸下,孩子終於不耐煩了,反駁我們說:“我也喜歡葫蘆娃,可是7個葫蘆娃都是男孩,隻有蛇精是漂亮的女孩……”

聽了孩子的解釋我很吃驚,也許因為我是男孩所以二十多年來從沒這麼想過這個問題,可兒時的夥伴也有許多的女孩,我也從沒聽他們對此有過這樣疑問啊。吃驚之餘也引發了我的思考。是啊,這麼一部經典的動畫片,怎麼把7個葫蘆兄弟都設計成男娃了呢,怎麼就沒設計幾個女娃,哪怕隻有一個女娃呢?社會進步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和自己小時候相比,現在的孩子接觸社會的視角是多元的,他們的思維更活躍,思想更豐富,有更強的獨立自主傾向和主觀認識。作為家長,在培養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如果不能準確的把握這些習以為常的細微變化,教育效果很可能會大打折扣,甚至背道而馳。

在與老婆的交流中,我對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有了一些了解,結合自身的經曆,我深刻的認識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柄雙刃劍,優質的教育能塑造孩子健康的品格,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都至關重要。反之,就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心靈,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埋下隱患。對此我深有體會,當初在我們夫妻二人都在山裏工作照顧不了孩子,為方便老人接送孩子,我們選擇了離家最近的一所私立幼兒園,本來女兒小時候十分的頑皮活潑,是遠近聞名的“假小子”,可自從上了幼兒園後脾氣變得暴躁,性格抑鬱,喜怒無常,不再善於表達,膽小怕事到了極點,還三天兩頭的生病。孩子變成這樣作為父親的我無奈無助,恨自己無能,恨孩子不爭氣,為此夫妻間也沒少拌嘴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