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分享成長快樂 營造幸福家庭(1 / 2)

分享成長快樂營造幸福家庭

暨“弘揚BJ精神繁榮家庭文化”之我們在行動

弘揚BJ文化,建設和諧家庭,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更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在第18個國際家庭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積極響應區婦委會關於開展“弘揚BJ精神繁榮家庭文化”主題活動的號召,認真領會BJ精神實質,並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以“分享成長快樂營造幸福家庭”為切入點,開始了我們的“幸福家庭”之旅。活動開展近兩個月,從中收獲了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喜悅。

一、相互包容共建和諧家庭

我和妻子都出生在傳統的農村家庭,祖輩們樸實厚道的家風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勤儉持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全力支持對方的工作體現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比如,妻子是幼兒園教師,每天早晨7點鍾就要到校,為了讓孩子多睡一會,減輕妻子的負擔,每天早晨由我送孩子去幼兒園。我工作的單位離家比較遠,單程要也要80分鍾,每天晚上下班到家都要到19:30左右。妻子晚上下班比我早,孩子就由她來接,雖然比我早到家那麼一會,但妻子每天都是變著花樣的準備一桌精致的飯菜,等我回來後一家三口共進晚餐。餐後妻子陪孩子看電視、玩電腦、輔導功課,我主動收拾“殘局”料理家務。在這樣和睦的氛圍中,我們彼此間也形成了生活上的默契,不僅在行動上給予對方以莫大的支持,也給孩子孕育出了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

二、孕育書香氣息促進德育教育

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開啟智慧的鑰匙。單位正在開展的“書香國土智慧人生”活動給了我啟發,我們也製定了一個“書香童年”計劃。在孩子已有“書庫”的基礎上,又新購置了一部分古詩詞、成語故事等飽含中華傳統韻味的書籍。我們密切配合堅持每晚睡覺前陪孩子一起詠讀古詩詞,並耐心細致的為她講解詩詞中描述的景物,而成語則凝縮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每個成語故事都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給人以啟迪和反思。學會了《憫農》後,孩子知道了“粒粒皆辛苦”的糧食來之不易,吃飯時桌麵上再沒有撒過一粒米飯。背誦了《遊子吟》後,孩子眼睛裏閃爍著晶瑩的淚花,向我們表示自己一定要學會很多的本領不讓爸爸媽媽失望。給孩子講完了《殺雞取卵》的故事,在開心一笑的同時孩子也明白了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因貪圖眼前的小便宜而損失長遠利益。我的父母還生活在農村老家,由於路途遙遠除了節假日一家人很少團聚在一起,孩子每學會一首詩、會講一個小故事了,就會給爺爺奶奶打電話彙報,聆聽女兒背誦著朗朗上口的古詩詞時,我們也不知不覺的沉浸其中分享著成功的喜悅。我弟弟家的孩子在幼兒園上小班比女兒小三歲,每個周末他們聚在一起時,女兒儼然就是一個“小大人”,教她的弟弟背古詩,給他講故事,甚至還用“孔融讓梨”的典故給他講道理。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在這不經意間就已深深鐫刻在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並將伴隨著她一生的成長。

三、塑造陽光性格激發愛國情感態度決定行動,性格影響人生。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如果不及時地調整心態、放鬆自己,就有可能把自己的不愉快帶到家裏,把家庭瑣事引發的不滿情緒帶回單位,形成惡性循環,家長間的不和睦,讓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中,給她純潔的心靈也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為了使一家人都有好心情,快樂生活,和諧相處,我們製定了“春遊計劃”。利用節假日全家出動去公園賞花戲水,到郊外踏青爬山,讓新鮮的空氣潤潤肺,讓溫暖的陽光曬曬背。兩個月來我們先後參觀了周口店BJ猿人遺址、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抗戰雕塑園、中國科技館、玉淵潭公園、北宮國家森林公園、大興野生動物園等讓我們BJ人引以為榮的風景名勝區。在領略古老BJ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也加深了孩子對首都BJ的認識,激發了孩子的愛國熱情和作為一名BJ人的榮譽感與自豪感。四、加強交流互動培養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