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軍事思想介紹與軍事謀略開發(9)(1 / 3)

為此,全黨要大力進行廣泛深入的政治動員,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人民群眾的各個階層,貫穿於戰爭的全過程,使人民群眾懂得革命戰爭的目的和自己的責任,激發他們投入戰爭的熱情和責任感。二是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黨在領導戰爭的全過程中,真心實意為民眾著想。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將農民投入戰爭與解決他們的根本問題——土地結合起來,從而極大地調動了翻身農民誌願投入戰爭。三是實行正確的統戰政策,結成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根據不同曆史時期的不同的作戰對象,及時調整和製定正確的政策,把盡可能爭取過來的階層和人,爭取到人民一邊來。如抗日戰爭期間,將土地革命戰爭中的“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及時調整為“減租減息”的政策,爭取了地主、富農中的開明分子、蔣介石營壘中的有民族氣節的上層愛國分子以及大批海外僑胞,本著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的原則,不同程度地加入到我們的抗日行動中來,從而結成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集中打擊日寇和投降日寇的漢奸賣國賊。

人民群眾投入戰爭的形式,總體上可分為直接參戰和支援戰爭兩種。直接參戰包括參加人民軍隊和地方遊擊隊、民兵等,多種形式地為前線的作戰服務和提供物資保障。如解放戰爭中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戰略大決戰,我方投入的野戰軍201萬人(部分重複運用)、地方軍62萬人,民兵40萬人,支前民兵539萬人。僅淮海戰役,光人民群眾支前的小車就有41萬輛,為前線源源不斷地提供糧食、彈藥等物資。陳毅元帥形象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在3年解放戰爭中,人民群眾為軍隊補充兵員520萬人。廣大群眾,在“一切為了前線的勝利”的口號下,全力支持戰爭,做到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軍隊打到哪裏就支援到哪裏。所以說,我國人民革命戰爭,是一部偉大的人民戰爭的史詩。

3.實行以人民軍隊為骨幹的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製

毛澤東在指導中國人民革命戰爭中,創造了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製,這是為適應實行人民戰爭指導思想的需要。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采用主力紅軍、地方赤衛隊和工農暴動隊三結合體製;抗日戰爭期間采用主力兵團、地方兵團和人民自衛軍(民兵)三結合體製;解放戰爭時期采用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遊擊隊)三結合體製;新的曆史時期鄧小平采用人民解放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三結合體製。

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製,能夠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各種力量有效地調動和協同起來,使人民戰爭的威力得到更好的發揮。毛澤東認為,三種武裝力量的正確劃分和相互配合,可以形成強大的武裝力量體係。敵人敢於進犯,就會陷於到處挨打的困難境地。再凶惡的敵人進來,也必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難逃滅頂之災的下場。英國著名元帥蒙哥馬利1958年到中國訪問並觀看了民兵的軍事表演後,感慨地說:“進攻中國應成為軍事上的一條禁律……任何聰明的軍事家,都不要到中國去作戰,那裏是無底深淵,進去了是不好出來的。”20世紀80年代美國《紐約時報》有一篇評論寫道:“中國已經具有最可靠的防禦力量——10億人民,廣闊領土,軍事化的紀律及其政治上的統一性。任何外國都是無法征服中國的。凡是有理智的人,都不敢進行這種嚐試。”

在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製中,人民軍隊是實行人民戰爭的骨幹力量。毛澤東說: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作骨幹,就不能有效地消滅敵軍的主力,粉碎反革命軍隊的大規模進攻;就不能使人民群眾的鬥爭得到有力的支持;就不能開辟、鞏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和戰略後方;就不能使人民戰爭生動活潑、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並支持下去。戰爭年代以及建國以後,黨總是通過軍隊派出大批幹部和人員,去組織和訓練群眾武裝。我們必須看到,沒有廣大群眾組織的人民群眾的協同與支持,光靠人民軍隊,也是不可能取得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的,也不可能建設成強大的現代國防,骨幹的作用是榜樣的作用、支柱的作用,但不能把它片麵誇大為可以否定或排斥其他力量而陷入“唯軍隊論”的歧途。

4.以武裝鬥爭為主與其他鬥爭形式密切配合

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主要形式是武裝鬥爭。斯大林說:“在中國,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也是中國革命的優點之一。”毛澤東指出:“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離開了武裝鬥爭,就沒有無產階級的地位,就沒有人民的地位,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就沒有革命的勝利。”不經過武裝鬥爭,是不可能推翻由幾百萬軍隊維係的強大的反動政權。僅靠政治的、經濟的或者文化的鬥爭,就想讓敵人自動放下屠刀,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這是中國革命用血換來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