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韓國-LPX獨島號登陸艇(1 / 3)

韓國製造的大型登陸艇“LPX獨島號”於12日下水。LPX擁有超大型的飛行甲板,有如小型航空母艦。

這一艦艇除了作為兩棲攻擊艦之外,還可作為聯合國維持和平、對海嘯地區進行救災活動等之用。大型登陸艇的誕生,為韓國海軍史開創了新的一頁。

LPX,符合“超水平線作戰”概念的高速機動作戰登陸艇。所謂“超水平線作戰”是指在敵方無法探測的水平線的另一麵對敵方進行攻擊,利用地效翼船和直升機等迅速展開登陸作戰計劃。

過去,是利用登陸艇LST在海岸線登陸,接近敵方海岸線時遭受敵軍炮火攻擊,人員死傷慘重。但LPX並不靠岸,是在水平線的另一麵對敵方進行突擊,減少兵力損失。

大型運輸艦“獨島號”

建造背景

20世紀50~60年代,在以朝鮮為主要敵人的國防布局下,韓國海軍一直作為本國陸軍及駐韓美軍的附屬存在著,發展相對緩慢。直到70年代,韓國在自主防衛建軍思想的指導下,才加快了海軍建設的步伐,使韓國海軍逐步邁入亞洲海上強國的行列。

隨著90年代海洋因素在韓國經濟發展和安全保障上不斷強化,韓國建設遠洋海軍的意圖日漸明顯。2001年3月19日,時任總統金大中在對韓國海軍學院畢業生發表講話時表示:「我和我的政府將全力支援我們的海軍,使之成長為一支遠洋海軍。我們已經開始建造神盾驅逐艦—我們的海軍之夢。新一代潛艇和海上巡邏機的建造計劃正在實施之中。」這裏他獨獨沒有提到遠洋海軍所必須的航空母艦,而鄰近的日本擁有世界一流的海上自衛隊,尤其是1996年服役的大隅號運輸艦因具備改裝成航艦的潛力,令韓國感到芒刺在背。為了能保住東亞地區強國海軍的地位,以有效保衛海洋權益,韓國國內出現建造航艦的呼聲,韓國高官曾在談及發展航艦時說:「發展航艦是在強大鄰國的安全威脅下保衛國家獨立計劃的一部分」。

1995年,俄羅斯將兩艘基輔級航艦明斯克號和諾沃羅西斯克號航艦以廢鐵賣給韓國,韓國國防部門如獲至寶,立即會同美國情報機構對其進行了仔細的分析研究,獲得了寶貴的技術思路。之後在俄方一再督促下,韓國被迫將諾沃羅西斯克號拆毀,但試圖讓明斯克號成為韓國海軍未來的航艦,不料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韓國經濟,明斯克號頓成累贅,韓國技術部門隻好在明斯克號航艦上進行一係列試驗後轉賣給中國。

1996年10月,韓國現代重工集團首次在第一屆漢城航展上,展出了一種代號HDV-15000的航艦方案。該方案活脫脫一個明斯克號再生,其滿載排水量約50000噸,可搭載20多架直升機與15架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緊接著韓國三星重工集團在1998年也提出一種外銷航艦方案,模仿的是英國海洋號直升機母艦,滿載排水量13000噸,可搭載15~18架飛機,功能類似美國海軍80年代提出的製海艦。不過,這些紙上談兵隨著後來鬧得厲害的「朝鮮核危機」而悄無聲息了。

在2000年開始逐漸克服金融危機後,韓國綜合國力逐漸恢複,韓國又把發展航艦提上議事日程。韓國國防部製定的「2000-2004中期防務計劃」中,將建造兩艘全通長甲板型(即我們俗稱的航艦型)兩棲攻擊艦的計劃寫了進去,催生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LPX計劃。2002年10月,韓國海軍正式決定采購2艘LPX,將建造合約給了韓進重工集團。首艦獨島號目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設備安裝調試,預計要到2007年6月服役;第2艘則擬於2010年前後入役,艦名可能在鬱陵號和濟州號之間作選擇,從這點來看,未來韓國海軍大型艦的命名將主要以本國的離島名稱來賦予。

過去韓國海軍陸戰隊要進行垂直機降支援時,必須依賴美國海軍的幫助,自己的幾艘老式戰車登陸艦又難以進行遠距離作戰,獨島號加盟將使韓國海軍的作戰距離由現在的濟州島以南延伸至東南亞地區,雖然該艦無法與美國兩棲攻擊艦相提並論,但將大大提高韓國海軍兩棲作戰部隊的遠距離投送能力和快速登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