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超人23(1 / 2)

迅行十載 上篇第一章

“不行,你不能死在我的辦公室裏。”我拒絕。

坐在對麵的人笑了。這張臉很多人都熟悉,他的名字更多人知道,李多。“嘿,醫生,你要對我負責。記住,我是你的弗蘭肯斯坦。”他說。

這個玩笑我們從他十八歲起一直開到今天。他已經很老了,整潔的灰色中山裝領口上是張白發雪須的九旬長者麵孔。我甚至在他還沒出生前就認識他。

而我還沒到能領退休金的年齡。

李多的時鍾比我們大多數人走得快。

故事從頭說起。

我的原名是蒙特塞拉特語,長而拗口,所以一般人都叫我ML。2264 年,我從部隊退役後,回到故鄉西泠,一個人口不足兩萬的三級太空定居點,接任社區醫官的工作。

2273 年8 月,一對年輕夫婦走進了我的接待室。他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了幾歲———長期在外太空出勤的人都這樣。 男的叫李建,二十五歲,是個礦業工程師,他的妻子林良二十二歲,膨起的腹部裝著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我抽取了一些羊水組織,告訴他們不必緊張:那些在外太空懷上的嬰兒容易畸形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沒有任何統計數據支持。兩個年輕人對我笑了笑,臉上表情卻沒有放鬆下來。我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他們的焦慮。胎兒基因篩選應該在剛出現妊娠反應時就做,那時放棄一個有缺陷的孩子在情感上還比較易於接受。他倆離開醫務站時,年輕女人的手溫柔地搭在腹間。她沒準已經為“她”或“他”準備好了一打名字。

檢查結果第二天就出來了。

我打電話給李夫婦。

“我是ML,社區醫官。我想告訴你們胚胎檢測的結果,一切正常。”

“噢。”接著電話那頭被短暫地捂住了。我能想象出丈夫扭過頭去對一旁的妻子使勁點頭,兩張喜笑顏開的臉。

“太謝謝你了,醫生。我們真的鬆了口氣。在外勤工地時我們都猶豫著要不要這個孩子。你知道,那裏沒條件做基因檢查……”男人的聲音哽住了,“老天,我真高興我們選擇留下了他。”

我等他的情緒略微平複後告訴他,如果要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最好去阿西特克做個全麵篩選。畢竟我們這裏隻是個三級居留地,提供的檢驗隻能排除常見的基因缺陷。

“什麼叫做常見的? ”

“發生概率在四百萬分之一以上的。”我說。

“哦。那您認為我們應該去做一個嗎? ”

我遲疑了一下,“其實沒太大的必要,大部分人隻需要做常規篩選就可以了。你和你太太都沒有遺傳病家族史,不是嗎? ”

他說他會考慮的。又是反複的道謝。

我放下電話。以後的幾個月裏我們頻頻見麵。林良,那個未來母親,選擇了我做她的產前常規檢查醫生。每次結果都是良好。李建沒再和我提起去阿西特克的事。

他可能查詢了全麵基因篩選的價格,對於兩個剛剛在定居點安家的年輕人來說,不是筆小數目。而且當時看起來,四百萬分之一的概率是那麼微不足道。

2274 年新春,林良搬進了醫務站住院部。分娩過程順利,新生兒重六千克,哭聲嘹亮有力。是個男孩。

第二天,李建在醫務站走道上擋住我,塞給我一大捧染紅的雞蛋,說:“您覺得李多這個名字怎麼樣? ”

我說真不錯,是個好名字。

一周後這家人出院。在每季度注射嬰兒疫苗的日子裏我又在候診室裏的大群母子中見過李多幾次,紅潤,白胖。要他吞下糖衣藥劑需要做一番鬥智鬥勇的努力:這小鬼頭學會了把藥片藏在舌頭底下,再趁人不注意吐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