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血腥“奧馬哈”(3 / 3)

6月6日晚上,美國軍醫們登上了浴血奮戰一天整的奧馬哈海灘,海麵上漂浮著死去士兵的屍體,海灘上死去的人和奄奄一息的人散布在各地,活著的人也雜於其間,若無其事地吃著陣亡者留下的軍用食品。軍醫們冒著稀稀落落的槍聲,把那些已經死去的和奄奄一息的人區分出來,從峭壁前的海灘和陣地上分別集中起來,送到海濱的道路上。一些傷員曾挖過一些殘壕,以躲避似暴風雨般打過來的槍彈襲擊;這些人就在他們為自己挖掘的墓穴中長眠了……

經一天的激戰,美軍總算在灘頭上站穩了腳,到了當天晚上,雖然“在敵人據守的岸邊所取得的立足點沒有一處縱深大於一英裏半”,照原定寬16英裏,縱深5~6英裏的目標相差很遠,但畢竟把3.4萬多人和3000多輛車輛送上了灘頭。

美軍為他們的敵情不明和強攻中特型坦克準備不足,付出了高昂代價。傷亡人數直到現在仍沒有準確數字,但據可靠的資料分析,這個數字不低於4000人。這個數字是猶他海灘的20倍。因此之故,奧馬哈登陸也獲得了“血腥奧馬哈”的曆史性稱謂。

當美軍強攻“猶他”和“奧馬哈”正值高潮時,英軍也開始行動了。

英軍(包括加拿大一個師)的登陸地段,共分為3個海灘:最西麵的叫做“哥爾德”,登陸寬度5.2公裏,海灘地形低平,基本上是高度不超過15米的沙質陡坡,敵人也築有許多防禦工事和障礙物。

在“哥爾德”海灘以東與之相距7.2公裏的另一個海灘叫“朱諾”海灘。此灘位於塞爾河河口,海灘背後是沙丘,海灘工事不高,障礙物也少。守軍大多是波蘭人、俄羅斯人,無戰鬥力。擔任主攻的是加拿大軍隊。

最東麵的海灘叫“索德”,位於奧恩河和卡昂運河流入塞納灣的入海口兩側。登陸區內海灘由礁石分割成幾塊,最寬的一塊約4、8公裏。登陸部隊為保證不出差錯特用X·23型袖珍潛艇作為標誌艇。

在這三個海灘中有暗礁和延續不斷、起伏不平的地形,隻能漲潮後,趁潮水登陸,所以計劃規定的H時要比美軍兩海灘的H時晚一個小時以上。

這一個多小時可是有大用處。它可以使英國皇家海軍的軍艦利用白天準確地向英、加軍隊登陸的三個海灘進行兩小時以上的準確射擊,幾乎是美國軍艦炮擊“奧馬哈”海灘時間的4倍。再加上英國上千架重型轟炸機的“地毯”式轟炸,德軍在三個海灘的防禦能力受到很大削弱。

英、加兩軍的登陸部隊為進攻海灘也做了充分準備。當年第厄普登陸就是他們打的,所以,他們對登陸上海灘後所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估計到了,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與布雷德利同樣,指揮英軍的蒙哥馬利在登陸準備階段也來到霍巴特將軍建立起來的那個“坦克動物園”;與布雷德利不同的是,蒙哥馬利很快領會了那些特殊坦克能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他知道現代戰爭隻能靠現代裝備去打,現代登陸戰也要靠現代的登陸設備,他毫不猶豫把霍巴特發明的那些新“玩意”都訂了下來,分配給登陸部隊。這些東西在登陸實踐中證明要比美國人的人工排除障礙和地雷要有效的多。

在蒙哥馬利的倡導下,登陸部隊用於搶占灘頭陣地重型裝備也可以開一個“機械展覽會”了。

英、加軍隊進攻盡管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德軍的頑抗,但是那些裝備發揮了作用。

登陸時,陣陣海風卷起巨浪向岸邊奔騰而去,潮水出乎意料地湧上海灘,使常規的爆破分隊無法工作,這時,掃雷坦克派上了用場;士兵上海灘時,德軍和防禦火力增強,又有新火力點出現,這第一波就跟上來的水陸兩棲坦克的坦克炮發揮了威力;有的特種坦克一上岸就發生了故障,這也不要緊,因為緊隨第一波登陸的不僅有強占海灘的勇士,也有裝甲兵工程師和特殊的維修車輛。

正因為有如此周密的準備,英、加軍隊一離開登陸艇,踏上灘頭。這全套助機械化設備就開始運轉了。

幾個條件具備後,使英、加軍隊攻占三個海灘極為順利。

進攻哥爾德海灘的是英軍第50師。這個師就像平時的演習一樣,打垮了毫無鬥誌的守備部隊。日內占據了寬9.6公裏,縱深9.6公裏的一大塊區域,基本上按計劃完成了任務,奪取了比較鞏固的登陸場。英軍損失輕微,隻傷亡了413人。

“朱諾”海灘則由加拿大第3師攻取,他們是高潮水位時登陸,海灘上障礙物也比較少,特種坦克很快打通了十幾條通道,部隊進展很快。到D日傍晚前,加軍的先頭部隊已深入內陸達11至12公裏,有的裝甲車已開到貝葉到卡昂的公路上,但因大部分步兵速度跟不上,這些裝甲車隻好退了回來。到傍晚時,加軍部隊已推進到離卡昂西北的4.8公裏處。加軍的右翼已與英軍50師取得了聯係,兩個登陸橋頭堡聯成一體,其登陸正麵寬達19公裏,縱深達10至11公裏。加軍當日損失人員961人。

在“索德”海灘地段,負責登陸的英軍第3師,雖在登陸時,德軍派出魚雷艇騷擾和7架飛機掃射,但都沒造成大的傷亡。在這個海灘,也是水陸坦克最先上陸,為後續各波步兵的進攻提供了強有力的火力支援。工兵突擊掃雷,坦克和專門破壞水泥障礙物坦克,也都隨水陸兩棲坦克之後上岸。

這些專門設備發揮了作用,英軍在“索德”海灘的進展順利、迅速。守軍士氣不高,無心戀戰,沒有頑強抵抗就敗下陣來。英軍發現自己損失輕微,自己都感到驚訝,竟一時不知所措,不知該幹些什麼。他們本該毫不猶豫,迅速發展戰果,乘勝追擊,一舉拿下城內沒有多少守軍的卡昂。可他們卻停止下來,隱蔽到樹林中休息,並準備就地掘壕挖工事,準備對付敵人的反攻。結果喪失了當日攻占卡昂的大好時機。

到D日的傍晚,英軍第3師已占據整個海灘,已深入內陸達6.4公裏,奪取了貝諾維爾附近奧恩河上的橋梁,並與英軍第6空降師會師。但卡昂城沒有拿下來。本來唾手可得的城市,卻讓它漏掉了。5個星期後。卡昂才落入盟軍之手,蒙哥馬利曾許諾的早日在卡昂附近建成盟軍前進機場也推遲了。英軍第3師當天傷亡630人。

6月6日,約在早晨發起進攻的時刻,艾森豪威爾指揮所裏綠色的倒頻保密電話的鈴聲大作。最高統帥的隨身秘書哈裏·布徹穿著一身藍絨睡衣褲和一件羊花俗衣,跑進這間鍍鎳的野外工作室,拿起聽筒,原來這是空軍上將利·馬洛裏打來的。馬洛裏報告的全是好消息:空降師850多架C-47型飛機中隻有21架沒有到達目的地。英國隻損失了其400架飛機中的8架。整個戰區至今為止隻看見3架德國空軍的殲擊機,德國空軍看來上了盟軍反雷達幹擾的當,把飛機全調到加萊去了。

布徹接完電話,興致勃勃來到了艾森豪威爾的活動房居室中,把這些消息告訴了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似乎鬆了一口氣,但他盡力不表現出來。

上午8時以後,艾森豪威爾的指揮部得到了進攻各部隊的戰況彙報,整個情況是“除了傑多將軍指揮登陸的奧馬哈海灘之外,其他海灘登陸樹行動都按預定計劃執行。”

上午9時30分,艾森豪威爾似乎勝券在握,24小時前準備的那份聲明,似乎沒有發表的必要了,便馬上起草了一份完全不同的文告通過電台發表出去。

艾森豪威爾將軍指揮下的盟軍海軍部隊,在強大空軍支援之下,今晨載運我盟軍陸軍各部隊在法國北部海岸開始登陸。

6月6日中午時分,在英國議會下院,丘吉爾以其鏗鏘有力的聲音講道:

在昨晚和今天大清早的時候,我們已在歐洲大陸開始了一係列大規模登陸行動中的第一個行動。這次解放性進攻係以法國海岸為目標。一支擁有四千艘以上船艦、連同幾千艘較小的船隻的龐大艦隊,渡過了海峽。密集的空降著陸行動已經在敵人戰線的後麵成功地實現了。此時正在各個地點進行海灘登陸行動……

戰地報告正迅速地源源不斷送到,到目前為止,參與作戰的司令官報告稱:一切都在按著計劃進行中……一次真正的戰術突襲,已完全勝利在望……

到了6月6日晚上,盟軍摧毀並越過了“大西洋壁壘”。自敦刻爾克大撤退後,盟軍準備4年之久的遠征歐陸之戰,首戰告捷。整個海灘除奧馬哈外,都建立了鞏固的登陸場。整個登陸正麵達到50公裏。除“奧馬哈”與“猶他”海灘之間還有一個12公裏寬的空隙,其餘海灘幾乎連成一片。

盟軍在6日一天內,從空中和海上已把13萬餘人運上諾曼底海岸,幾千輛車輛上岸,幾千噸軍事器材和補給品在諾曼底堆積如山。盟軍第一天戰鬥死、傷和失蹤僅9000人左右。盡管在有些地方盟軍的立足點還未穩,但北非戰役失敗後,被希特勒派在這裏任法國防區總指揮的隆美爾想在岸邊灘頭就把盟軍趕下海去的戰略徹底失敗了,留給隆美爾打敗盟軍,報效希特勒的機會已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