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組織“燕子”行動隊(2 / 3)

隨著1940年4月9日德國人占領維莫克化工廠,德國的原子彈計劃開始啟動。

1941年9月,海森堡在萊比錫收到從維莫克化工廠運來的重水,他立即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證明,原子彈的研究將取得成功!海森堡對自己的結論感到吃驚和不安,他深知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對戰爭中的德國意味著什麼。於是,他利用到哥本哈根開會之機拜訪了導師玻爾。他知道玻爾與盟國有聯係。海森堡告訴玻爾,製造原子彈不僅是可能的,而且經過技術上的努力已經不難實現了。玻爾對此感到非常震驚。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結論,海森堡把一張德國正在研究建造的實驗性重水反應堆的圖紙交給了玻爾,並以這種方式間接地向抗擊德國的盟國發出警告,告訴他們德國在核武器研究方麵的進展已接近得到鏈式反應。海森堡的警告無疑加速了盟國在研製原子彈方麵的努力,同時也促使英國決心采取果斷措施,拖住德國研究原子彈的步伐。

華盛頓也在關注著德國原子能研究的進展。領導美國原子彈研究計劃(“曼哈頓工程”)的格羅夫斯將軍也一直為德國會比自己先製出一種核武器而擔憂。因此,他堅持盡可能充分了解德國人在這方麵的進展情況。他推測德國人對原子能非常感興趣。這種推測從維莫克化工廠年產重水量從1400公斤增加到4500公斤以及運往柏林等事實中得到證實。於是,他通過美國陸軍部將此事報告給艾森豪威爾,建議炸毀或破壞維莫克化工廠。

如何摧毀維莫克化工廠和破壞它的重水儲存,這個問題成了英國戰時內閣考慮的首要問題。英國人一直在尋找毀掉維莫克化工廠的時機。斯蒂文森在德國占領前即考察過挪威的巴倫山。巴倫山是抵禦入侵者的天然屏障。斯蒂文森建立了一條從挪威維莫克化工廠到倫敦的逃跑線路。英國空軍參謀部報告,由於這個化工廠四周為叢山所包圍,使用現有飛機進行直接瞄準目標的轟炸是行不通的。

來自丹麥和挪威的消息越來越令人不安。玻爾說:“每同德國科學家接觸一次,都加深了這樣的印象,即德國最高當局非常重視原子能的軍事意義。”當第一批常規炸彈落到倫敦時,英國陸軍參謀部收到一份驚人的情報,說德國人又命令挪威維莫克化工廠增加重水產量。

而且每月一次用輪船把重水運往德國。英國戰時內閣知道,若德國人首先研製成原子彈,那麼英國必然成為第一個受害者。因此,必須盡一切努力拖住德國人,設法使維莫克化工廠的生產癱瘓,把生產出的重水炸掉,就成為英國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務。丘吉爾下令:立即向維莫克化工廠發動突擊隊襲擊。負責特種作戰的科林·賓格斯和安全協調局首腦斯蒂文森指揮這項行動。

英國聯合作戰部盡管在敢死隊行動方麵頗有經驗,但向挪威派遣特種突擊隊,去完成這樣一個異常艱險的任務還是首次。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橫貫挪威全境,每座山峰都充滿著生死未卜的危險。接近極地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空,氣流變化莫測,使挪威成為歐洲一個最不利於用空降式滑翔部隊來發動進攻的國家。作為攻擊的重要準備工作之一:特種作戰部根據艾因納爾的情報,在利夫博士的協助下,製作出一座與真實的維莫克化工廠內重要設施、廠房位置及結構都相同的目標模型。這樣,“燕子”行動計劃終於組織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