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中國上遊-2艦艦導彈(1 / 1)

基本情況

該彈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新型亞音速反艦導彈,主要研製單位為航空工業部所屬的南昌飛機製造公司。1970年5月開始設計構思,提出采用液體主發動機、固體主發動機和加長噴管固體主發動機等多種型號方案。1971年6月首先開始研製采用液體主發動機方案的小型化超音速反艦導彈,命名為“上遊”2液(SY-2Y)艦艦導彈。1975年11月首次成功地進行了模擬導彈陸上發射試驗,1980年12月在海軍試驗基地成功地進行了遙測導彈陸上發射試驗。“上遊”2液(SY-2Y)在完成遙測導彈陸上發射試驗之後停止研製,以便全力研製采用固體主發動機方案的小型化高亞音速導彈,“上遊”2固(SY-2G)。

“上遊”2號(固)從1977年11月正式開始研製,1984年8月開始按新的固體主發動機方案進行研製,1986年9月首次成功地進行試驗彈陸上發射試驗,1987年12月完成海上發射試驗,1989年11月在海軍試驗基地完成導彈定型發射試驗,1991年3月通過了國家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的審查,批準設計定型並投入批生產,正式命名為“上遊”2號(SY-2)導彈。批生產型導彈隨後進入中國海軍服役,並在該彈基礎上不斷改進發展,形成一個包括多種型號在內的新型反艦導彈係列。

結構和性能特點

該彈采用與“上遊”1號(SY-1)導彈相同的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由彈頭罩、末製導雷達艙、引信戰鬥部艙、油箱與控製設備艙、動力裝置艙組成。同“上遊”1號導彈相比,其主要特點是:彈重減輕、速度提高,射程增大,戰鬥部威力大,並有目標預選功能,因而突防和攻擊能力增強。

據報道,在90年代中期,中國又研製了“上遊-2”A型艦艦導彈,以渦輪噴氣發動機代替了原有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有效射程進一步增加到130千米,並有空地衍生型。

戰術技術性能

最大射程:50千米。最小射程:10千米。最大速度:1170千米/小時。使用高度:<20米。製導係統:自控加主動雷達末製導。引信:機械引信和電引信。戰鬥部:聚能穿甲爆破戰鬥部,重365千克,裝藥270千克。動力裝置:1台兩級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外加1台固體火箭助推器。彈重:1720千克。彈長:6.0米。彈徑:540毫米。翼展:17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