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蘇聯“聯盟”號飛船(1 / 1)

“聯盟”號飛船是迄今為止蘇/俄使用時間最長、發射次數最多的一種宇宙飛船,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宇宙飛船。它為蘇聯整個航天事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出了巨大貢獻。1967年4月至1981年5月,該型號的飛船共發射40次,主要目的是為建立軌道站複合體做技術準備。後來,該飛船既是軌道站的載人運輸飛船,又是對接後整個軌道站複合體的組成部分。

“聯盟”T號飛船是“聯盟”號飛船的改進型。船上裝備了太陽能電池組、新型無線電通信係統、導航定位係統、飛行控製係統和計算機係統。1979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時不載人。完成“聯盟”T號飛船首航任務的是航天員尤·弗·馬雷謝夫和弗·弗·阿克森諾夫。他們駕駛著飛船與“禮炮”6軌道站——“聯盟”35號飛船複合體實現了軌道對接。包括不載人飛行,該型號飛船先後共計發射15次。

“聯盟”TM飛船是“聯盟”T飛船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了飛船的動力性能和船上係統。它可以將3名航天員送上350-400千米高的軌道(以前的軌道高度是300千米)。為此所采用的措施是減少飛船的淨重和采用更輕、更堅固的材料製造應急救生係統和新的發動機裝置。在與軌道站會合、停靠和對接時也使用船上的發動機來實現。此外還完善了航天員與地麵之間的無線電對話係統、角速度測量儀器、發動機燃料儲存裝置等。

航天員尤·弗·羅曼年科和阿·拉維金於1987年2月6日乘“聯盟”TM-2進行首飛。在他們飛行期間,蘇聯航天員坷·普·阿列克桑德羅夫、阿·維克托林科和一名敘利亞航天員姆·法利斯乘“聯盟”TM-3號前來拜訪,共同飛行8天,三名航天員乘“聯盟”TM-2返回地麵。1987年12月29日羅曼年科和其他航天員乘“聯盟”TM-3順利返回,羅曼年科連續飛行326天,再次刷新了長期航天飛行記錄。在將近一年的飛行過程中,羅曼年科同其他航天員一起完成了大量的考察與實驗。

“聯盟”號具有軌道機動、交會、對接能力,既能自主長期飛行,為載人航天站接送航天員,又可以與航天站對接作為它的一個構件艙一起聯合飛行。在航天站“禮炮”號發射後,“聯盟”號主要作為運輸工具,為航天站輪換航天員和補充燃料、食品、設備等。

美國和蘇聯以前研製的飛船現在均已全部淘汰不用了,而“聯盟”TM號飛船是目前世界上仍在繼續使用的惟一的一個飛船型號。自1967年4月“聯盟”1號飛船首次飛行至今的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經久耐用、性能良好的運輸飛船,目前它仍沒有被淘汰的趨勢。盡管美國已經擁有更先進的航天器(航天飛機),但美國還計劃用“聯盟”TM號飛船作為國際航天站營救航天員的運輸工具。首批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員就是乘“聯盟”號飛船到站工作的。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在一起的“聯盟”號飛船,可以作為在緊急情況下的救生工具。

“聯盟”係列飛船主要性能數據:起飛重量(不包括整流罩和救生火箭係統),“聯盟”號為6.5-6.8噸,“聯盟”T 6.85噸,“聯盟”TM為7.07噸;幾何尺寸的長度,“聯盟”號為6.98-7.13米,“聯盟”T和“聯盟”TM為6.98米;設備艙最大直徑為7.2米;太陽能電池帆板最大翼展,“聯盟”號為8.37米,“聯盟”T與“聯盟”TM均為10.6米;返回艙自由空間容積是2.5立方米,軌道艙自由空間容積4立方米;單獨自由飛行時間,“聯盟”號是3天,“聯盟”T為4天,“聯盟”TM為5天;對接在空間站上,“聯盟”號和“聯盟”T為120天,“聯盟”TM為1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