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敵人進城了
清晨,德軍的炮擊和飛機的轟炸聲響徹雲霄。
6時30分,德軍以一個步兵師的兵力在40~50輛坦克的支援下,從拉茲古利亞耶夫卡地域轉入進攻。突擊方向是,經由機場鎮向中央車站和馬馬耶夫山崗實施突擊。
敵人的炮彈和炸彈如傾盆大雨似地落到馬馬耶夫山崗頂部。崔可夫與克雷洛夫同在一個指揮所進行指揮,一直用望遠鏡觀察著戰場。附近有幾個掩蔽部已經被敵人摧毀,集團軍司令部裏出現了傷亡。
電話線時常被切斷,無線電樞紐也常常中斷工作,有時很長時間不能恢複。為了修複通信設備,通信人員常常要全體出動。一整天,崔可夫與方麵軍司令員隻通過一次話。崔可夫簡短地向他彙報了情況,並請求在最近一兩天內增援二、三個新銳師。
盡管通信人員全力以赴,可是崔可夫與部隊的通信聯絡幾乎全部中斷。此時指揮所外麵的情況也不很妙。
從北麵向奧爾洛夫卡實施進攻的德軍一個營雖被步兵第115旅殲滅,但是在集團軍中央的部隊由於損失嚴重,被迫向東撤退,撤至巴裏卡德鎮和紅十月鎮以西,樹林的西邊。德軍已占領126.7高地、機場鎮和一座醫院。在左翼,蘇混編團放棄了薩多瓦亞以東的機械拖拉機站。其他地段上敵人實施的幾次衝擊已被擊退。
崔可夫決定實施反衝擊。為了先敵行動,他將反衝擊的時間選在次日淩晨。
截至9月13日,敵人與伏爾加河的最大距離已經不超過10公裏。敵人隻要再向前推進10公裏就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城,首當其衝的就是該城的北部工廠區。
拂曉,第62集團軍指揮所轉移到察裏律地窟。這是一個大型的隧道式掩蔽部。裏麵有數十個房間,牆壁全由厚厚的木板鑲嵌,8月份這裏原是斯大林格勒——東南方麵軍的指揮所。頂部土層厚度約達10米,成噸重的炸彈才能炸穿其薄弱部位。掩蔽部共有兩個出口:下層出口直通察裏津河口,上層出口可通普希金大街。
崔可夫與克雷洛夫於9月14日拂曉前從馬馬耶夫山崗出發。不久他們就到達了目的地,顧不得睡覺和休息,一到就親自動手幹起來,檢查通信聯絡,檢查部隊進行反衝擊的準備。
淩晨3時,蘇軍開始炮火準備,3時30分開始進行反衝擊。崔可夫打電話給方麵軍司令員,向他報告,反衝擊已經開始,並請求天亮之後派航空兵進行掩護。方麵軍司令員答應出動航空兵,並且告訴他一個好消息:大本營預備隊準備把近衛步兵第13師配屬給他們。
為了迎接近衛師的到達。崔可夫立即派工兵主任圖皮切夫上校帶領集團軍司令部的一個參謀組前往紅斯洛博達鎮。
戰鬥開始時,第62集團軍中央部隊的反衝擊取得了一點戰果,但至中午2時敵人接著投入了大批步兵和坦克,向蘇軍撲了過來,衝向中心車站,直逼馬馬耶夫山崗。
敵人不顧一切傷亡,硬是殺開一條血路。他們搭乘汽車,搭載坦克,拉開縱隊,徑直衝向斯大林格勒城。
德軍進到城來,樂得昏了頭腦,個個都像醉漢似地從車上爬下來,狂呼怪叫,吹著口哨在人行道上蹦蹦跳跳。蘇軍戰士、阻擊手、防坦克槍手、炮手則冷靜沉著地隱蔽在房屋、地下室和土木質發射點裏以及房屋的拐角處嚴陣以待。
德軍在大街上成千上萬地被擊斃,可是新的部隊又源源不斷地擁了上來。德軍的衝鋒槍手已經穿插到鐵路線以東的城區、火車站以及專家大樓。戰鬥已經打到距離集團軍指揮所不遠的地方。
形勢十分危急。敵人很可能在近衛步兵第13師到達之前占領火車站,將集團軍割裂為二,進而直插中心渡口。
在集團軍左翼的米尼納郊區,戰鬥也進行得十分激烈。敵人還在右翼不斷地進行騷擾。形勢不斷惡化。
崔可夫手中的預備隊這時已所剩無幾,隻有一個重型坦克旅,全旅總共有19輛坦克。當時該旅配置在集團軍左翼之後,靠近南郊大型糧倉的地方。他立即命令該旅派出一個營(共10輛坦克)緊急趕到集團軍指揮所。
該旅趕到後,參謀長克雷洛夫當即把司令部參謀人員和警衛連組織起來,編成兩個戰鬥群。第一個戰鬥群加強6輛坦克,任務是封鎖住從火車站通往碼頭的各條大街。第二戰鬥組加強3輛坦克,任務是奪回專家大樓。因為德寇占據這裏之後,不斷動用大口徑機槍射擊伏爾加河河麵以及河岸上的碼頭。
戰鬥群出動後果然阻止住了企圖奪占中心碼頭的德軍,成功地掩護了運載近衛軍部隊的第一批渡船。
五、四處設防的城市
16、17日兩天,更加緊張的戰鬥在馬馬耶夫崗和斯大林格勒1號車站地區展開了。
德寇以2個坦克師,一個機械化師和1個步兵師的兵力向第62集團軍左翼發起進攻。
17日,敵人衝破巴特拉科夫獨立第42坦克旅的右翼並前出到他們的後方。此時,該旅幾乎完全處於被包圍狀態,同集團軍各部隊和司令部也失去了聯係。經過很大周折,獨立步兵旅才向集團軍司令部報告了當前情況並得到換防的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