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薩”是女真語的音譯,意思是“涮塌了的江灣子”,俄羅斯人稱之為“阿爾巴津鎮”。它位於黑龍江上遊左岸,在今天我國黑龍江省漠河市境內的額木爾河口對岸,地扼水陸要衝,形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我國東北曆史上著名的邊疆古城之一。雅克薩原為達斡爾族敖拉氏的住地。清順治七年(1650),以哈巴羅夫為首的沙俄侵略軍強占雅克薩,修築城堡,世代居住在雅克薩一帶的達斡爾族人被驅趕到嫩江流域。
由於雅克薩、尼布楚等地在內的東北地區是清王朝的龍興之地,也是其在關內一旦難以立足時的最後容身之地,所以清廷絕不允許自己的戰略大後方出現任何的不穩定狀況。因此,驅逐侵略者,收複失地就成了政權初步鞏固後,清朝統治者的強烈願望。康熙帝更是明言:“朕親政之後,即留意於此,細訪其土地形勝、道路遠近及人物性情。”康熙十年(1671)九月,年方18歲的康熙帝,在首次東巡拜謁祖陵時,就指示寧古塔將軍巴海:“羅刹雖雲投誠,尤當加意防禦,操練士馬,整備器械毋墜狡計。”可見康熙帝早已密切關注著東北的邊防。但是,隨後,清政府陷入了長達八年的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中,沒有足夠力量解決東北邊疆危機,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叛亂之後,清廷才將注意力集中到東北。
巴海(?—1686)是清初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的兒子,瓜爾佳氏,滿洲鑲藍旗,以佐領官職入仕。順治十四年(1657),他被授予秘書院侍讀學士的官職,同年八月,充經筵講官。順治十六年(1659),其父沙爾虎達病逝後,巴海奉命接任父職。康熙元年(1662)寧古塔昂邦章京改稱寧古塔將軍,巴海成為寧古塔首任將軍。巴海是清初率領寧古塔軍民抗擊沙俄的重要將領,堪稱民族英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再次去盛京告祭祖陵,並巡視吉林烏喇(今吉林市)等地。康熙帝於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一日特諭寧古塔將軍巴海:“今以雲南等處底定,躬詣盛京告祭三陵,意欲於扈從人等喂養馬匹之暇,觀看烏喇地方。”二月十五日,他率文武大臣扈從人等從北京出發,三月初四日,到達盛京。至三月十一日,告祭福陵、昭陵、永陵大典分別舉行完畢。第二天,從興京(遼寧新賓)出發,經哈達城(遼寧西豐),出柳條邊,巡行烏喇地方。他在寫給祖母孝莊太皇太後的信中說:“茲因大典已畢,敬想祖宗開疆非易,臣至此甚難,故欲躬率諸王、貝勒、大臣、蒙古等,周行邊疆,親加撫綏,兼以畋獵講武。”將軍巴海至中途阿爾灘諾門地方迎接,一路行圍射獵,於三月二十五日到達吉林烏喇地方,在鬆花江岸,康熙率皇子及扈從諸王、所有文武官員向東南,望祭長白山——傳說中的滿族興起之地,行三跪九叩頭大禮。在吉林小憩兩日,於二十七日泛舟鬆花江上,駛往大烏喇(今吉林烏喇街)。清澈的鬆花江水波光粼粼,兩岸山川秀麗,江上水師船隊浩浩蕩蕩。康熙張目四望,觸景生情,揮筆作《鬆花江放船歌》:
鬆花江,江水清,夜來雨過春濤生,浪花疊錦繡縠明。
采帆畫鷁隨風輕,簫韶小奏中流鳴,蒼岩翠壁兩岸橫。
浮雲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龍驚,連檣接艦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銳精,旌旄映水翻朱纓,我來問俗非觀兵。
鬆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衝波行,雲霞萬裏開澄泓。
康熙帝在詩中用“我來問俗非觀兵”表述此行的目的,更是包含了深刻的寓意,抒發了他將要統率八旗勁旅乘流直下,驅逐沙俄侵略軍的豪情壯誌。實際上,康熙帝此行的目的絕非“問俗”,而恰恰就是“觀兵”——借祭祖的機會巡視東北邊防,親自勘查地理狀況,為即將到來的反擊沙俄侵略的戰鬥做好準備。此時,南方的三藩之亂已經平定,為消除北方外患創造了有利條件。康熙騰出手來加強東北邊疆實力,準備戰勝俄國侵略者。如此,便不可能不觀兵,事實也確是如此。
康熙帝在此次巡查過程中,重點查看了可能作為戰爭前進基地的吉林烏喇地區情況。吉林,舊名船廠,自明初即為我國重要造船基地之一。清初以來,出於抗俄鬥爭需要,造船之外更兼以訓練水師。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在此始設吉林水師營,“以遷移人充水手”。康熙十三年(1674),水師營總管移至黑龍江,吉林仍保留一部分水師,派官管理,訓練水軍,製造船隻。十五年(1676)春,康熙帝以吉林水陸要衝的戰略地位,決定將寧古塔將軍移駐於此,進一步充實水陸官兵。史書上說:“建木為城,倚江而居。所統新舊滿洲兵二千,並徙直隸各省流人數千戶居此。修造戰艦四十餘艘,雙帆樓櫓與京口戰船相類。又有江船數十,亦具帆牆。日習水戰,以備老羌(沙俄)”。此外,清廷又在吉林烏喇西北七十裏的大烏喇,亦稱打牲烏喇,設有打牲烏喇總管衙門,隸內務府,為皇帝采捕東珠、蜂蜜、鬆子和鱘鯉魚,其下有“額設捕珠大船七隻,向由吉林水師營備領,威呼(滿語,獨木船)三百九十九隻,內協領衙門四十隻”。這樣,吉林烏喇及大烏喇兩城及其間沿鬆花江的七十裏水域,便成為修造船艦、訓練水兵的重要戰備基地。皇帝親臨此地,豈有不觀兵之理。將軍巴海將所有大小數百船隻和精銳官兵全部集中,排列陣式,供皇帝檢閱,所以才出現“乘流直下蛟龍驚”“旌旄映水翻朱纓”的雄偉壯觀場麵。康熙在吉林的十二天活動,達到了觀兵講武以備戰抗俄的目的。那麼,他為何又在歌中說“我來問俗非觀兵”呢?這不僅反映了皇帝以詩歌形式抒發情懷的高超筆法,暗示他並不喜歡窮兵黷武;而且,也如實地表達了他的根本施政方針——問俗與觀兵二者必須統一。抗擊外國侵略者固然依靠軍事,但必須“重民生”。隻有關心軍民疾苦,緩和內部矛盾,軍民上下戮力同心,才能壯大軍事,抗擊外敵。為了更好“觀兵”而“問俗”,是他此行活動的重點,故此次東行,他曾廣為“問俗”:赦免罪犯,蠲免錢糧。在盛京謁祭福陵、昭陵禮竣,諭戶部、刑部:“山海關以外,及寧古塔等處地方,官吏軍民人等,除十惡等真正死罪不赦外,其餘已結未結一切死罪,俱著減等發落。軍流徒杖等犯,悉準赦免。奉天、錦州二府,康熙二十一年地丁正項錢糧,著通行蠲豁,其官役墊補包賠等項應追銀兩,察果家產盡絕,亦並豁免。”康熙東巡至烏喇地方,見“風氣嚴寒”,考慮到由內地發遣來的人犯水土不服,深為不忍,因而諭令刑部:“以後免死減等人犯,俱著發往尚陽堡(遼寧開原東安)安插。其應發尚陽堡人犯改發遼陽安插。”在反叛案內應發烏喇地方人犯,“隻令其當差”,不必給人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