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誣拿無辜之人。鬆花江上泛舟之後,兵部議複巡查采參官兵給賞定例,同意“視緝獲多寡,分別議敘”。康熙則認為,“甚為允當”。但“恐非係采參之人,妄有拘執,奪其資財,俾孑身采捕他物者,無故罹害”。於是,令補議條款:“巡蹤章京兵丁,誣拿無辜之人,將章京革職,兵丁枷號兩個月,鞭一百。”若趁機奪取財物者,章京不僅被革職,而且要交與刑部議罪,兵丁再多枷號一個月。從而保證了那些經過批準發給信票的打牲、采集等正常生產活動不受幹擾。
改革官員補授辦法。同年五月初四日,康熙結束為期七十九天的東巡。之後,仍繼續解決在東北發現的種種問題。從前盛京看守陵寢及山海關等處城守章京員缺,俱令其子弟頂補,後停止此例,改由京師補授。這次東巡發現,章京員缺盡從京師補授辦法頗有欠缺,不僅新官闔家北遷,路途遙遠,往返艱難,視為畏途;其前任章京所遺孤孀將房屋田地交給所補之員,生活無依,困苦日甚。因此,康熙於五月初十諭戶、兵、工三部:“嗣後盛京看守陵寢及山海關等處城守章京員缺,不必要自京補授,著於伊等子弟內,令該將軍選擇賢能者,具題引見頂補,以免其往返遷移之苦。倘伊等子弟無人堪用,別有補授發往之員,可另撥田廬給與,其前任章京田房仍行留給,不必掣出,令其孤孀得所。”不久,適值從北京所補的奉天副都統查庫拒不赴任,康熙給查庫以革職處分,提升剛從參領提為昭陵總管的佟寶為奉天副都統。後來又提升佟寶為護軍統領、黑龍江將軍等高級職務。官員補授辦法的改革,出於康熙對官員及其家屬的關心,有助於培養選拔東北地方官員;田廬產業的得以保留,使國有旗地逐漸向私產演變,鼓勵駐防東北的八旗官兵世代安居,建設東北。
革除兵丁部分差徭。康熙至吉林地方訪詢軍民疾苦,見兵丁役重差繁,勞苦至極。回京之日,已降特旨糾正。五月十九日,再諭寧古塔將軍巴海、副都統薩布素、瓦禮祜等,具體規定如下:1.停止最妨農事、徒勞人力之尋捕鷹鸇窩雛之役;2.八月放鷹、寒冬尋覓山雞,人馬勞頓,亦行停止;3.圍獵講武不可無時,並且必須關心貧人,分給其獵獲物,不可時加責罰,不得被狂獸誤傷;4.停止打鱘鰉等魚差役。康熙還特別告誡將軍以下各級官員,體恤兵丁,時加憐憫,鼓勵農業生產。他說,“吉林烏喇田地米糧甚為緊要,農事有誤,關係非細,宜勸勉之,使勤耕種”。
在廣為整頓東北軍政事務的同時,康熙通過與俄國的長期交往,深感沒有強大的武裝,不建立鞏固的邊防,不經過激烈的戰爭,是不可能讓俄國輕易地放棄侵略,撤出中國領土的。同時,他也清醒地認識到:中俄兩國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國,不可能用軍事力量彼此壓服。在初期的軍事鬥爭後,必將通過和平談判,劃定兩國的邊界線,才能最終解決疆界問題,保持長期的和平。因此,康熙帝在東北地區巡視考察後,從實際出發製訂了軍事鬥爭、外交談判和充實邊防三者並舉的戰略方針,並在這一大政方針的指導下製訂了周密的計劃,進行了細致的準備工作。
(一)建立軍事基地,駐兵屯田